他们拍摄的,也都是揭丑的所谓文艺片为主。
在国内票房市场上一败涂地,根本就赚不到钱,只能和正常时空一样倒向国外。
以这些人的拍片速度,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大把的富余。
其中,有不少跑来南华社区,加入了影视中心的体系,大部分都是演员以及幕后专业人员。
至于导演,懂的都懂,很少有被影视中心的众多影视公司看上的。
别的不说,像是路太郎这样的存在,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影视中心的认可。
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可以说南华系影片一家独大。
就是好莱坞精品影片,也是能够斗上一斗的。
这样的结果,导致所谓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他们拍摄影片的动静和反响,都要弱上不少。
正常时空那是没有办法!
国内电影圈,就靠他们支撑,不给面子都不行。
可眼下,有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存在,国内的商业类型片并不少,这些文艺片导演的名气,还有影响力被压缩到了极限。
也就是在欧洲三大获奖,才有可能在国内的影视圈掀起不小波澜。
可一旦上映,立即就原形毕露了。
再说了,南华社区流行的影视娱乐类杂志,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欧洲三大什么鸟样,杂志编辑们还不清楚么?
要是玩纯粹的艺术获奖,那自然无话可说。
可若是想要靠欧洲三大指定的某些标准获奖,立即就会被南华社区出版的影视娱乐杂志,喷个狗血淋头。
偏偏,南华社区出版的影视娱乐杂志,销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于欧洲三大的内情也是门儿清。
怎么说呢,一喷一个准!
就算学院派掌握的相关媒体,还有报纸杂志疯狂的帮忙说好话,也落不到好。
怎么说嗯,按照后世娱乐小说的说法,那就是艺术定义权和审美权的争夺,没道理可讲的。
这也是,正规影视院校对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恨得咬牙切齿的主要原因。
影视中心的存在,就好像影视圈的另一杆旗帜!
因为影响力和声势的缘故,学院派不仅难以压制,甚至有被反过来压制的迹象。
说实话,但凡有选择余地,国内的观众绝对不会太捧学院派导演的臭脚。
宝强和同伴并不知道,一旦他进入了影视中心的培训班,以后就和学院派拍摄的电影无缘了。
其中,又有漂亮国势力的渗透和引导,总之学院派和南华社区影视中心的关系,可以用恶劣形容。
若不是南华社区情况特殊,怕是影视中心早就被学院派给封死了。
可饶是如此,国内的几大电影和电视奖项,和南华社区影视中心基本没有关系。
好在,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早在八十年代后期,就通过社区出版的影视娱乐杂志,建立了完善的电影和电视奖项,比起国内那几大奖可要公平公正也公开得多了。
更别说,他们还有整个南华影视圈作为后盾。
南华的金凤凰奖,可是整个亚洲最出名的电影大奖,就是只作为参展影片,那也是能够吸引全亚洲关注的。
影视中心制作的精品电影,都是有机会去南华最出名的电影节亮相,完全用不着太过理会越办越糟的某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