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番外2 影视中心!(2 / 2)

想要取出也很方面,随便找个银行的取款机就成。

这点,就很受京城这边的群演欢迎。

当然了,南华社区这边的影视中心,也是有群头存在的,只是不和影视中心对接。

至于群演私下里会给群头多少分润,南华社区这里的影视中心就不管了。

当然,若是不想被群头盘剥,也有其它的门路。

南华社区这边的影视公司,还有剧组都相当规范。

一般,招募群演都会在南华社区特有的影视板块,以剧组的名义公开招募。

拥有南华社区影视中心演员证的群演,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主动报名。

只要形象不是和剧情太过冲突,一般都会得到一份群演工作,酬劳直接以转账方式打入演员证里。

可以说,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环境可比京城其它地方强多了。

起码,在对待底层群演上面,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牛气,也没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怎么说呢,只要不是太过执拗进入影视圈的群演,根本就用不着太鸟那些乌七八糟的家伙。

实在不行,就是在南华社区这里,找一份临时工,养活自己并且还能存下一点钱。

要不怎么说,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虽然在京城,可就是和京城的那票影视公司甚至电影厂,都尿不到一个壶里,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都相差甚远。

宝强和同伴,并不知道内里的道道。

可他们自从在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演员之后,就很少去北影厂当群演了。

单单就是剧组的态度,他们此时都受不了啦。

更别说,南华社区这里的影视中心,拍摄制作的影视剧,才是此时国内的主流。

从南华建立开始,就十分重视影视剧的宣传作用。

也是如此,国内从八十年代,就充斥各种南华电影。

偏偏南华电影,更加注重商业属性,也更受欢迎。

结果,就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南华影视剧就成为了国内影视界的主流。

国内也不是没出过好的影视剧,可却不成体系和规模,只能溅起朵朵浪花就销声匿迹了。

像是《高山上的花环》,《三大战役》还有《开国大典》等等一系列影视剧,都在南华相当受欢迎,票房和口碑双爆发。

可惜,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国内导演就像不会拍类型片似的,除了《鸦片战争》之外,其余电影都偏文艺向。

不是说文艺向不好,而是没多少观众喜欢太过深刻的东西,起码在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如此。

此方世界,南华电影能和好莱坞电影,在亚洲打得难分难解,国内的情况自然也不会差。

有南华的商业类型片打底,并没有被那艘大船压得喘不过气,有更多的好看电影可供选择。

也是受了南华电影的影响,国内在九零年,就放开了民营影视公司的限制,允许他们借壳上映。

而南华社区的影视中心,又是京城这里相当独特的存在,拥有拍摄并且在国内放映电影的权利。

这里,和北影厂那边的北漂集中地,是京城最出名的两处影视中心。

南华社区影视中心,和南华社区一样,给于了在影视圈的追梦人一个更开放更透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