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放下茶杯,语气缓和了几分:“陈县长,你的准备工作做得够细!我实话实说,聚乙烯项目投资巨大,选址要求高,开江能拿出这样的诚意,确实让我刮目相看。今天咱们可以先草签一份投资意向书,具体细节回头再细化。”
陈东莱心中一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语气谦逊:“孔总,您的信任是我们开江的荣幸!意向书的事,我一定尽快配合贵公司把材料准备齐全。”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不过,孔总,实不相瞒,像这样的项目,汇川或石梁的条件比开江更有优势。您为什么愿意给开江这个机会?”
孔祥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语气坦诚:“陈县长,实话告诉你,这事不光是因为江自流市长的推荐。西南石油管理局的川东钻探公司,跟我们同属石化系统,他们对你的评价可是相当高!说你在开江主持工作以来,天然气项目推进得有声有色,魄力大、思路清,干实事不拖泥带水。有了他们的背书,再加上江市长的力荐,我对开江的信心自然就足了!”
陈东莱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他起身,向孔祥郑重敬茶:“孔总,您的信任,我代表开江县铭记在心!川东钻探公司的评价,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回去后,我一定把这项目当成头等大事,绝不辜负您和江市长的期望!”
孔祥的坦诚,揭开了陈东莱未曾预料的助力——西南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的盛赞。陈东莱在开江推动天然气项目时,与川东钻探公司多有合作,他的务实作风和高效执行力,显然已在石化系统内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份来自同行的认可,不仅为聚乙烯项目的落地增添了砝码,也让陈东莱意识到,自己在开江的努力已悄然在省内形成了口碑。
孔祥的爽快草签,背后既有江自流的土地筹码,也有陈东莱自身政绩的加持。这场谈判的成功,标志着开江县经济翻身的希望,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会议室内的空调仍在低鸣,窗外的暑气被厚重的玻璃隔绝在外。孔祥起身,与陈东莱握手,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陈县长,回去后抓紧时间,把项目材料报上来。咱们这边尽快把细节敲定。开江的未来,我很看好!”
陈东莱郑重点头,目光深邃:“孔总,您放心!开江一定全力以赴,把这个项目干好!”他走出会议室,迎着大楼外刺眼的阳光,心中却一片清明。聚乙烯项目的意向书虽只是第一步,但已为开江的腾飞点燃了希望之光。薄明远、于长汀的软抵抗,在这股势头面前,注定不堪一击。
陈东莱的从容应对,不仅赢得了孔祥的信任,也为开江县争取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聚乙烯项目的潜在污染虽是隐忧,但对陈东莱而言,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远超环境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