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将自身的一部分意识核心,与“万梦织锦”中那些最具稳定性、且与“织梦”意境最为契合的文明回响进行深度绑定,形成一个特殊的 **“信息共生体”** 。这个共生体既承载着她的主要意志和核心能力,又具备一定的独立行动能力和极强的信息抗性。即使遭遇不测,最多损失这部分意识和绑定的回响,不会危及她的根本。而这,也可以作为对“收割者”提议的回应——她派出的,是一位特殊的“成员”。
心中既定,她开始着手准备。意识沉入“万梦织锦”的核心,与那些闪烁着安宁、坚定与智慧光芒的文明回响进行沟通。这不是强制征用,而是一种邀请,一种共同承担责任的请求。回响们传递出理解、支持与一丝决绝的意志,它们愿意与她同行,为了这片星域可能的未来。
编织过程需要极致的小心与精准。她以自身意识为骨架,以选定的文明回响特性为血肉,以“织梦”意境和“平衡”之力为粘合剂与能量源,开始构筑这个独特的“侦察单元”。过程如同在微观层面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结构不稳或意识损伤。
就在星语全力构筑“信息共生体”的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对外的监测。她注意到,在她收到“收割者”提案后不久,“万梦织锦”监测到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规则基盘方向的规则涟漪。这涟漪并非警告,更像是一种……**确认**?仿佛基盘“看”了一眼“遗忘回廊”的方向,然后又收回了目光。
基盘知道那里有什么?它默许了这次侦察?还是说,它也在利用她们,去试探那阴影的虚实?
疑问更深,但已无暇细究。
在规定的时间截止前,星语通过“环境信道”,向“收割者”送出了自己的回复:
* **“提案原则上同意。参与形式:派遣一名特殊信息体‘共鸣体·星璇’(暂命名),具备高维规则感知、信息污染抗性及有限规则编织能力。需与‘幽影’舰实现安全信息对接及紧急脱离机制。”**
* **“附加条件:一、侦察过程所有非必要数据需经双方加密共识后方可记录;二、遭遇不可抗力时,‘共鸣体’拥有优先脱离权;三、此次行动不视为未来任何进一步军事合作的先例。”**
* **“建议:行动前,对‘遗忘回廊’入口区域进行最后一次联合环境扫描,确认无近期异常。”**
她的回复清晰、明确,既展示了合作的诚意,也划定了底线,保留了自主权。
“收割者”的回应很快到来:
* **“条件接受。‘幽影’舰及对接协议数据包发送 [数据流]。最终环境扫描已安排,将于 [时间戳] 执行。”**
* **“集结坐标:星域东北边缘,标记点 [数据]。时间:[行动启动时间]。”**
* **“备注:愿此次探索,能照亮前路的黑暗。”**
愿此次探索,能照亮前路的黑暗。这句近乎于祝愿的话语,从冰冷的“收割者”信息流中传出,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怪异感。是程序化的客套?还是某种……更深层的期待?
星语无暇揣摩。她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共鸣体·星璇”的最后完善中。这是一个以她自身意识为主导,融合了多个文明回响特质与“织梦”意境的复合存在,其形态并非固定,可以根据环境在能量态与信息态之间自由转换,核心则是一点高度凝聚的、蕴含着她对“平衡”理解的灰白色光焰。
当“共鸣体”最终成型,如同一个微缩的、蕴含着无尽星璇与文明印记的光之胚胎,静静悬浮在星语面前时,她知道,准备已经就绪。
她最后检查了一遍“万梦织锦”的状态,设定了在她离开(意识主要部分随共鸣体出发)期间的自主运行指令和最高警报阈值。然后,她的主体意识缓缓沉入那光之胚胎中。
一种奇特的剥离感与充盈感同时传来。她依然是星语,但又多了一些来自其他文明回响的视角与特质,对规则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和立体。
“该出发了。”她(或者说,共鸣体·星璇)默念道。
光之胚胎微微闪烁,随即化作一道无形的信息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隐匿节点,向着东北边缘的集结坐标,疾驰而去。
在前方,是未知的“遗忘回廊”,是恐怖的“低语者”巢穴,是危险的“盟友”,是规则的禁区,也是……揭开谜团、履行责任的唯一途径。
星语(共鸣体)穿梭在寂静的星域中,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的压力与牵引。
抉择已然做出,行动即将开始。
这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探知之路,每一步都可能踏足深渊。
但她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