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选定的坐标,位于一片广袤而稀疏的星云带边缘。这里规则环境相对稳定,能量辐射背景低沉,是遗骸星域中少数几处能被称之为“宁静”的区域之一,也因此被“万梦织网”评估为基盘力场敏感度较低的“安全区”。
星语并未直接现身于坐标点。她在距离目标尚有数光年之遥的一团冰冷星尘云中停下,将自身的存在彻底弥散开来,与缓慢漂移的尘埃颗粒同步,意识则通过“万梦织网”的延伸,如同无形的触须,向着坐标点悄然探去。
坐标点处,漂浮着一块不规则的多孔岩石星骸,其大小堪比一颗小型行星的卫星。星骸表面布满陨石撞击坑和岁月侵蚀的沟壑,看上去与周边无数类似的残骸别无二致。但当星语依照“收割者”提供的规则频率密钥,调整感知的“弦音”时,眼前的景象骤然变化。
那不再是一块死寂的岩石。在规则层面的视野中,整块星骸内部,仿佛镶嵌着无数细密的、由纯粹信息构成的**光丝**!这些光丝以一种极其复杂、看似无序却又隐含某种深邃规律的方式交织、缠绕,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妙的立体网络,贯穿了整个星骸的物质结构。
光丝散发出微弱而熟悉的波动——正是那种属于“织星者”文明的、“编织”与“梦想”的规则韵律!它们像是某种……**信息化石**,或者说,是“织星者”文明留下的一个巨大的、三维的“铭文”或“存储器”!
星语的心跳微微加速。她没有急于深入探查,而是先以最温和的方式,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意识流,如同微风拂过水面,轻轻触碰那光丝网络的最外层。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清鸣,在星语的意识深处回荡。并非声音,而是一种信息的“开启”。
刹那间,无数破碎的画面、断续的意念、复杂难明的公式与结构图,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她的感知!信息量庞大到足以瞬间冲垮一个未经准备的意识!
幸好星语早有防备,意识防火墙瞬间亮起微光,如同一张致密的滤网,将信息洪流中那些过于狂暴、混乱无序的部分阻挡、分流,只允许那些相对稳定、蕴含着明确“织星者”规则特征的信息片段缓缓流入她的核心意识。
她“看”到了:
* **一片璀璨的星海**,并非现实宇宙的星辰,而是由无数发光的思想、情感、艺术构想和科学理论凝结成的“概念星辰”。“织星者”的个体们,如同宇宙间的蜘蛛,以自身的精神力为丝,在这些概念星辰间穿梭、编织,将它们连接成更加宏伟、和谐的“意义之网”。
* **一种独特的规则应用方式**:并非强行改变规则,而是通过“理解”、“共鸣”与“引导”,让规则本身“愿意”呈现出他们所期望的形态。这与其说是“操控”,不如说是一种基于深度理解的“合作”。这正是“永恒梦境”那包容、内敛意境的源头!
* **一段关于“梦”的论述碎片**:“……现实是凝固的梦,梦是流动的现实……吾等织梦,非为逃离,乃为拓展现实之边界,探寻存在之更多可能……终极之梦,当能与大宇宙同呼吸,共脉动,而非独立其外……”
* **还有更多零散的技术细节**:关于信息结构的稳定化、关于如何将情感能量转化为规则粘合剂、关于构建自洽规则循环以避免与外部宇宙规则产生剧烈冲突的原理……
这些信息虽然破碎,却如同甘霖,滋润着星语对“织星者”文明和“永恒梦境”的理解。许多她之前凭借自身摸索和“永恒梦境”反馈只能模糊感知的原理,此刻变得清晰起来。尤其是那种与规则“合作”而非“征服”的理念,让她对“寂静共振”的探索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她沉浸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贪婪而谨慎地吸收着。她能感觉到,这块星骸并非“织星者”的主动造物,更像是在某种巨大变故中,一个“织星者”高度发达的信息节点或城市,其规则结构在毁灭瞬间与这片星骸物质深度融合,偶然形成的“信息琥珀”。它保存了知识,却失去了整体的脉络和灵魂。
不知过了多久,当信息的流入开始变得重复且稀薄时,星语缓缓收回了意识流。她并未尝试去触碰光丝网络更深层、更核心的区域,那里蕴含的信息或许更关键,但也可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或触发机制。在规则基盘注视下的星域,谨慎永远是第一位的。
她将已获取的信息仔细整理、归档,融入自身对“永恒梦境”和“平衡”之力的认知体系中。她能感觉到,自己对“织梦”意境的控制更加精细,构筑“意识防火墙”的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带着收获的喜悦与更多的疑问,星语悄然离开了第一个坐标,转向第二个目标。
第二个坐标位于一个巨大的、早已熄灭的黑矮星引力场边缘。这里规则环境稍显复杂,残留的强引力和时空扭曲对感知造成了一定干扰,但也提供了天然的隐匿屏障。
这一次,目标并非星骸,而是一团不断变幻着微弱光彩的、非物质的**信息云团**。它像是有生命的星云,在引力的束缚下缓慢旋转,内部光丝结构比第一处更加活跃、更加……“新鲜”?
星语依样画葫芦,以密钥调谐感知,分出一缕意识流进行接触。
涌入的信息与第一处截然不同!这里保存的,似乎并非知识或理念,而更多是……**情感的烙印**与**历史的碎片**!
她感受到了:
* **一种深切的忧虑与紧迫感**:关于某种“来自深空的低语”正在侵蚀现实边界,关于宇宙本身可能存在的“周期性凋亡”……
* **一场辉煌而绝望的最终抗争**:无数“织星者”将自身与他们的“概念星辰”融合,燃烧所有的“梦想”与“意义”,编织成一道横跨星海的、最后的“梦之壁垒”,试图阻挡某种无可名状的黑暗……
* **壁垒破碎的瞬间**:那并非物质或能量的冲击,而是一种更加根本的“否定”,如同橡皮擦过画作,梦之壁垒连同其后方的无数“概念星辰”被轻易“抹去”,只留下无尽的虚无与悲怆的回响……
* **最后一道决绝的意念**:“……种子已播撒……于现实的夹缝,于规则的背侧……待星火重燃,延续织梦之责……”
这段信息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击,让星语意识核心都为之震颤。她仿佛亲历了“织星者”文明面对某种大恐怖时的最后时刻。那“来自深空的低语”,是否就是“虚空低语者”?“周期性凋亡”又指的是什么?而“种子已播撒”,难道指的就是像“永恒梦境”这样的、被提前创造并隐藏起来的“概念宇宙”?
这块信息云团,更像是一位“织星者”个体或集体在毁灭瞬间,将其最强烈的情感与最后的希望,抛洒向虚空所形成的“时间胶囊”!
星语久久无言,沉浸在那种跨越了漫长时空传递而来的悲壮与不甘之中。她对“织星者”文明的敬意更深,也对那毁灭了他们的黑暗,有了更具体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