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写到正月初八我去单位上班,单位派我去佳木斯开会,由于雪大,道路多段积雪,行车极为不便,我坐客车多次打误,打误,旅客就得下来挖雪,推车,掫车,再加上恶劣的天气,最后折腾的我原来患有的痔疮病犯了,等着到了佳木斯土地局报到后,身体已经坚持不住了,无奈,只好一边写材料,参加会,一边住院治疗。最后还好,参加土地局的会议没耽搁,我的痔疮病也治好了。这一章将要写家里又发生的故事。
这是3月12号了,我住院半个月了,昨天下午我就和付大夫结完账了,今天我就要走了。早上了,还不到4点呢,我就在医院起来了,起来脸也没洗,我告别了病友,就给付大夫说一声我就走了。我拄着两根棍子,先来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一碗豆腐脑,一个馒头,先吃了。我吃完,喊算账,服务员跑过来说,先生,一碗豆腐脑一块,一个馒头四毛,我说好,我想再买点干粮,你们还有什么主食,我一会就去坐长途客车,准备在路上带着吃。服务员说,啊,我们有新烙的烧饼,我一听烧饼,我觉得挺好,说,多少钱一个?”“五毛钱。”我一听,五毛,我说五毛,行,给我拿两个,你看这两个饼,加上我刚才吃的一碗豆腐脑一个馒头一共是多少钱了?“啊,两块四。”
我买了饼,摸着还很暄,我心里想,好啊,这样我买两个发面饼拿着,走在路上,饿了,拿出来吃,也体面点。
我离开小吃店,就又拄着棍子,匆匆赶往抚远客车停留的地方。客车,我昨天晚上去看过了,开车的司机还是王德。我问好了,他告诉我五点准时发车。
我走路慢呀,痔疮虽说治好了,可是走路还是不行啊,一走路还是疼啊,付大夫告诉我出院,走路最好是买一副拐杖,拄一段时间,我哪舍得去买拐杖啊,我柱这棍子是病友的,人家不要了,我说给我吧。
我到了,客车,王德已经把客车从车库提出来了。我一到,我喊着说,王师傅我没晚吧?
“哎呀,你来了,马老弟,你不过来,我还准备接你去呢?”王德看我拄着棍子,就赶快扶着我上车,我上了客车,想要坐下,王师傅说,马老弟,你别坐那,你那病刚好,怕趸,我给你找个好一点的座位,你上前面副驾驶这来坐着,我再给你找个泡沫垫子,他说着就从他驾驶的座位下拽出来一个垫子。我说谢谢了,他说谢啥?都是抚远的人。
快到五点了,还差十几分钟呢,王德就喊着几个坐车的上车吧,上车吧。一时间,坐客车的都忙着上车。王德看看,说,嘿,十二个,行啊。客车发了。
客车行驶在雪后的道路上,虽比之前路况好了些,但仍颠簸不断。我坐在副驾驶,双手紧紧握着扶手,痔疮的疼痛,让我每一下晃动都觉得难受。旁边的王德师傅一边开车一边和我闲聊着,“马老弟,这病可得养好了,以后可得多注意。”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着。
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后退,雪后的世界银装素裹,可我却无心欣赏。突然,客车“哐当”一声,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车身剧烈晃动起来。王德师傅赶紧停车查看,原来是一块大冰块滑到车底下去了,检查后发现车胎被扎破了,大家只能下车换轮胎。我拄着棍子也下了车,寒风一吹,冻得我直打哆嗦。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换好了轮胎。大家又重新上了车,我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前方的路程能顺利一些,快点到家。
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客车进富锦了。我注视着前方。一会来到停靠站,一帮人拥了上来,王师傅紧的鸣笛,我说这要上车的可不少呀?王师傅说,哪有那么多上车的,都是做小买卖的。茶蛋了,茶蛋了,面包面包。谁要面包,谁要茶蛋。一时间一帮人都扑向客车的门,客车门开了,乘车的忙着上车,买茶蛋面包的也挤着往车上上。
客车开动了,乘务员喊着客车走了,客车走了,上客车上买茶蛋的才往下走,客车外面,卖卖茶蛋的,卖面包的,还不停的喊着,用手举着往客车玻璃上让旅客买。王师傅买了一个面包,一个茶蛋,开着车吃上了。我看看王师傅,说,看来以后出门不用带吃的了。王师傅说,那还带啥?马老师,你看这做小买卖的,多会做,客车来了,都糊着客车了。我说我不知道,我今天还起早去小吃铺吃的呢。王师傅说,国家这是彻底变了,过去城里很多人没工作,愁着找工作,年年就指望着劳动局给安排工作,现在人人有工作。我听了,想到我媳妇,媳妇在教育招完工好几年了,现在还在家等着安排工作呢。我说,王师傅这事叫你说对了了,我媳妇就是这样,劳动局给招工几年了,还在家等着安排工作呢。王师傅说,嘿,马老师,你回去,你就叫媳妇搞这个。我说搞这个,以前国家不让,现在看起来允许了。王师傅笑着说,以前不行,以前,以前叫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现在叫搞活经济。等着我回家了,给媳妇说,也叫她搞活经济。
旁边的一个大姐说,做点小买卖行,搞这个,还用不了多少本钱,有几十块钱就够了。我听了点点头。
我们坐车一路前行,路过二龙山,建三江,前进,前锋,前哨都是是这样,只要客王师傅车一来,在路旁卖小吃的,立马过来。
天黑了,我到家了,孩子小丽红在家呢。媳妇没在家。小丽红看着我回来,高兴极了,说爸爸你可回来,你咋走这么长时间啊?我看媳妇不在屋里,我问小丽红,我说你妈呢,小丽红说:“我妈做小买卖去了。”
“呀,出息了呀?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孩子,你妈做啥小买卖?”“我妈妈说是倒腾鱼。”我听了,说你们倒腾鱼,上哪倒腾鱼啊?“我妈说了,上浓江河。”
我和小丽红正说着呢,媳妇回来了,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我赶紧瘸瘸地迎上前去,“你回来了,怎么的,我听丽红说你倒腾鱼去了。”
“我倒腾鱼去了,土地局的来人了,说你去佳木斯开会,到哪痔疮病犯了,在那住院了。这学校开学了,小丽红想去上学,需要学费呀?家里也没有钱呀?没钱上学也上不成。这样,你走后,我就上山去捡柴火了,我心思多捡点柴火,扛回来,截成柈子,卖一个,够孩子上学的学费也行啊。我刚扛三四天,就遇到林业护林队的了,他们不让扛了。我听了说,不让扛就不扛呗。孩子上学,没钱,你就等着我回来呗。那后来,怎么想着倒腾鱼去了?
我怎么想到倒腾鱼去了?这不是我上山扛柴火吗?是扛两天了,遇到一个扛柴火的,我们扛着柴火一起回来,走着路说着话,一唠嗑,他是咱邻居老宋的亲戚,这样,从那天开始,我俩就说好了,搭伴,扛柴火一起去,一起回来。可后来林业的不让扛了,我们就不能上山了,我就在家呆着。我呆着,他也在家呆着。又过了两天,她就来找我,说搭伴去倒腾鱼去。我就跟着去了。
我心疼地看着媳妇,“那你这一趟倒腾鱼,赚了多少?现在赚的钱,能凑够小丽红的学费不?”媳妇把篮子放在桌上,疲惫地说:“赚了一点,整好了一趟能挣三四块钱。要是赶得不顺当还有一分不挣的时候。我听媳妇说了,好奇 的问,怎么不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