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康明没有半句寒暄,直接将手中的文件不轻不重地摔在桌面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
“今天研究决策程序,正好,董市长把造船产业重组的方案拿来了,大家都看过吧?”
他环视一周,目光锐利如鹰,掠过每一个人的脸,最终却巧妙地避开了坐在他左侧的董远方。
“正好,我们就借这个重组,好好规范一下重点项目的决策流程!”
他刻意停顿,让沉默在会议室里蔓延,然后突然拔高音调,语速加快:
“三个大型造船厂,四五千工人,市里还要配套投入三个亿的真金白银!结果呢?让对方占股37%!事前不充分汇报,等到准备签合同了,才拿到会上让大家看。这符合集体决策的原则吗?”
他依旧没有看董远方,但所有人的目光,已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位神色平静的市长。
“董远方同志,”
程康明终于点名,语气冷硬:
“你总得给大家一个说法吧。”
会议室落针可闻。
董远方缓缓放下手中的钢笔,他能感觉到程康明这两天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那股无形的压力几乎化为实质。
既然对方已经撕破脸,他也不再准备退让。
“程书记,各位同志,”
董远方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我们首先要认清现实。合并前的三个造船厂,没有一家盈利。尤其是国营的唐海船舶,完全靠市里持续输血才能发出工资。市里配套的三个亿,打进去后,补完窟窿后,对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这等浩大工程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目光坦然地迎向程康明,继续说道:
“经专业机构评估,三个厂的净资产加起来不到五个亿。现在,大滨市造船工业集团愿意拿出七个亿的现金,并且带入他们成熟的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只占股37%。程书记,平心而论,到底是谁沾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