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无人愿接盘(2 / 2)

有人开了头,其他副市长也纷纷开始诉苦。

副市长苏镇海,分管交通、城建、水利,他敲着桌面上的文件:

“董市长,修建二环路这个提案,快十年了!光是前期论证会我都参加了不下五次。单是修路还好说,关键是拆迁!涉及四个区,上千户居民,补偿标准、安置房源都是大难题。十年前预算三千万,现在?我看三个亿都打不住!你让交通局去哪儿变出这笔钱来?”

副市长郝歆蕾扶了扶眼镜,看向董远方,语气急切:

“董市长,六千名民办教师的安置和补偿,按政策补贴一年工龄,每人平均要五千块,这就是三千多万!还有全市县乡中小学的危房重建,初步统计需要近两个亿!我这边一年的专项教育经费才多少?教育局又不是能创收的单位,这笔钱从哪儿出?”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还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两年多了,老百姓每人每年交10块钱,可这两年集中看病、报销的人数远超预期,报销金额几乎是收缴总额的上百倍!卫生局早就没钱拨付了,医院被迫先行垫付,现在连医护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已经引发好几次集体上访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财政的补贴投入,起码不能低于两个亿!”

副市长齐鹤松紧接着发言,眉头紧锁:

“董市长,几个钢铁厂改制时,遗留的退休职工养老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包袱都甩给了市里。现在全市的养老金账户本就捉襟见肘,几十万退休人员每个月都是天文数字,已经是入不敷出。现在让我再去解决那近两千名退休钢铁工人的养老金拖欠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董远方认真地听着每一位副手的抱怨,没有打断,也没有立刻反驳。

他只是拿起笔,在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将各位副市长提到的核心困难、关键数据,一条一条,清晰地记录下来。

他的表情平静,眼神却愈发深邃,让人看不透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凝滞。

哪有那么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前任遗留的问题,继任者都不愿意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