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没过多久,李伟在医院保安的护送下,匆匆摆脱了记者的围堵,躲进了医院大楼。
记者们见没了采访对象,又被保安反复劝说,人群渐渐松散下来。
杨墨抓住这个机会,悄悄从人群中退出来,绕到医院门诊楼的侧门,快步走了进去。
他没有直接去住院部,而是先来到前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焦急又带着几分恳求:
“您好,我想打听一下,今天从东河村送来的伤者,现在在哪个病房?我是他远房亲戚,刚收到消息赶过来的。”
护士低头查了登记本,抬眼扫了他一下:
“3 楼 302 病房,不过刚有人来送过东西,家属好像不在。”
“谢谢。”
杨墨道谢后,脚步放轻往住院部走。
电梯里,他反复琢磨着该怎么开口。
推开 302 病房门时,王建军正靠在床头,额头缠着厚厚的纱布,脸色苍白得像纸。
看到陌生的杨墨进来,他瞬间坐直身体,眼神里的疲惫被警惕取代,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被子:
“你是谁?找错人了吧?”
杨墨放缓脚步,尽量让笑容显得温和:
“大哥,我是君凌市长身边的人,君市长听说您受伤了,特意让我来看看,想了解下当时的情况……”
“君市长?”
王建军的眼神猛地一沉,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警惕了,他冷笑一声,打断杨墨的话,
“政府的人就别来了,我们小老百姓受不起这个‘关心’。”
杨墨心里一紧,连忙解释:
“大哥,您别误会,君市长和之前那些人不一样,他是真的想解决问题……”
“不一样?能有什么不一样?”
王建军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的怒火,
“之前来的人,让我们签谅解书的时候,怎么不说‘解决问题’?现在人打伤了,字也签了,又来打听情况,是想再给我们扣个‘闹事’的帽子吗?”
他说着,从枕头下摸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展开一角 —— 正是那份签了字的谅解书,边缘被攥得发皱。
“你看,这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冲突系双方误会,互不追究责任’。你们要是真为我们好,当初拆迁的时候,怎么不把补偿算清楚?怎么不看看那安置房的质量?”
杨墨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泛起一阵无力。
他想继续追问冲突细节,想提拆迁补偿的猫腻,可话到嘴边,却被王建军的防备堵住。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王建军别过脸,语气里满是疲惫,
“但我劝你别问了,我们签了字,就认了。再折腾下去,谁知道还会出什么事?之前有村民跟调查组反映情况,结果半夜家里窗户被砸了,我们小老百姓,惹不起也躲不起。”
杨墨还想再说些什么,病房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是王建军的妻子提着保温桶进来了。
看到杨墨,她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挡在病床前,语气强硬:
“你是谁?我们不接受采访,也不想谈之前的事,你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