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慢慢总会好起来(2 / 2)

“还是业务科的科长啊,那的确是个领导,不过工作方面怕还是有些欠缺,市酒厂场好歹是江城市的国营酒厂,投入也不低,但酒水怎么就一点不争气?”赵金甲道。

“我也喜欢喝酒,但是一般都喝散酒,不喝市酒厂的酒水,散酒价格低,味道还好,市酒厂的酒水要味道没有味道,要价格没有价格。”

“你业务科的工作的确是不好做,一年到头,市酒厂的酒水怕是也卖不出去多少。”

市酒厂的产品定位,其实很嘎嘎。

价格处在散酒和一些地方知名酒水的中间。

江城市酒厂的酒水,其实是汉汾酒,相传最早是有人到山西的汾阳杏花村学了制造汾酒的技术,后面在汉口定居,开设了酒坊,打着汉汾酒的名头,借此招揽生意。

可李鬼终究不是李逵。

比茅台,五粮液,汾酒这类酒水,味道比不过,虽说打着汉汾酒的名头,可市场不认可,比散酒,味道又没特别大的优势,价格还贵。

靠蹭终究不是解决办法,止不了痒。

“慢慢总会好起来。”童永昌说道。

他脸有点尴尬,本来是说福利房的,怎么扯到了酒水上面了,话题没有按照他的节奏来。

福利房可以炫耀,因为他的确有分,但是酒水不好炫耀,因为市酒厂的酒水真的卖的不好,产量有,销量却不行。

“要我说,跟领导也有关系,要是让陈队长去市酒厂当领导,市酒厂肯定能好起来,要不然依我看,估计够呛。”周柱坚道。

“好多单位里的那些领导就不是干实事的,就想着喝茶看报,哪是真心为单位好?”

他还举起了例子,“就跟我之前在公社的食堂工作,里头的那些领导干部天天开小灶,吃香的喝辣的。”

“稍微差一点的馒头还不吃,非得要吃好面粉做出来的馒头,甚至吃一半丢一半,喂给脚边的狗,但是外头的农民别说馒头,就是一口红薯饭都难得吃上。”

“现在想想,真是造孽。”

小灶,中灶,大灶,这是干部伙食待遇的分级制度,小灶是给主要领导,伙食标准能享受到荤腥菜,白面,甚至是牛奶,中灶是给中层干部,隔几天能见到荤腥,大灶则是给普通同志,以窝头为主。

公社里头的干部,实际都是基层干部,真按照级别分,连中灶就享受不了,但按照伙食标准看,的确又属于小灶。

“那可不,就是红薯饭,还得是赶上红薯有收成的时候,平常时候就只能是多挖些野菜,里头再放点米,熬出来的野菜粥都能用来照镜子。”赵金甲也跟着感叹,“还得是要有好领导才行。”

他俩在食堂工作,实际也跟着得了些便宜,不过人都是这样,很少有反思自己的,都习惯的说别人的不是。

“不说这事了,过来不是说棚子的事情吗?陈队长挺忙的,赶紧说这事,你要不要租,要租的话就把钱先付了,别耽误陈队长的时间。”周柱坚对赵金甲道。

“对,对,说棚子的事,怎么就说到吃大锅饭的时候?现在都分田到户了,肚子也能吃饱了,尤其是红旗生产队,这些都多亏了陈队长。”赵金甲点头。

他看着陈浩,“陈队长,我想租棚子,具体是个怎么租法,能租多久,租金交给谁,一次都交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