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闻言,连忙凑上前去,仔细端详着那个模糊的印记。果然,如李砚秋所说,这两者之间的契合度简直令人惊叹。
然而,李砚秋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继续说道:“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仙人关的军需库当年为了防止敌军偷袭,采用了‘虚虚实实’的布局。所谓‘金银用车搬’,恐怕只是一个误导后人的障眼法。”
王琳听了,心中不禁一沉。她原本以为找到了关键线索,却没想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谜团和陷阱。
王琳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了那块小木牌背面所刻的细小铭文。这些铭文之前一直让人难以破译,但此刻当他将其与铜印上的字迹相互对照时,竟然渐渐地拼凑出了一整句话:“靖边守土,以粮为天,藏于石龛,世代相传。”
这句话让王琳心中猛地一动,他立刻站起身来,激动地对李老师说道:“李老师,我之前在矿洞深处的石壁上,曾经感应到过一丝微弱的能量波动。当时我以为那只是岩石本身所散发出来的,但现在想来,说不定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石龛’的所在之处啊!”
听到王琳的话,众人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要立刻前往矿洞一探究竟。于是,他们带上铜印和小木牌,急匆匆地重返矿洞。
进入矿洞后,王琳集中精神,催动自己的异能,顺着那丝若有若无的能量轨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一路上,大家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会惊扰到这神秘的能量波动。
终于,当他们走到石室尽头的石壁前时,王琳的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石壁,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石壁竟然缓缓地裂开了一道缝隙,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般。
随着缝隙的逐渐扩大,一个狭小的石龛展现在了众人眼前。这个石龛看上去十分隐蔽,如果不是因为王琳的异能感应,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发现它的存在。
然而,当大家满心期待地看向石龛内部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金银珠宝或者其他珍贵的宝物,只有一个已经锈蚀得不成样子的铁盒静静地躺在那里。
王琳小心翼翼地将铁盒拿出来,轻轻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一卷已经泛黄的绢帛外,还有几十枚沉甸甸的铜钱。
在那泛黄的绢帛之上,朱砂的字迹鲜艳如血,详细地记录着戍边将领的手迹。这些文字犹如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将南宋年间仙人关的防御部署一一呈现。
手记中,不仅有关于城墙的高度、厚度,以及箭楼、烽火台的位置等详尽描述,更记录了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省吃俭用,囤积粮草、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当时的硝烟与战火,让人感受到那段岁月的艰难与壮烈。
李砚秋读完这篇手记,声音不禁哽咽起来。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士兵,看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默默付出的身影。“所谓‘金银’,原是将士们用生命守护的军粮与军饷,是保家卫国的根基啊!”他感慨道。
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几枚铜钱,上面铸着“建炎通宝”的字样。这些铜钱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边缘磨损严重,但依然能看出当年被反复摩挲的痕迹。王琳轻轻拿起一枚铜钱,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士兵们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