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各种琐碎的家务事让我应接不暇。有一次,老公的衬衫破了一个洞,他把衣服递给我,说:“老婆,帮我缝一下吧。”我看着那件破衬衫,心里一阵发慌。我硬着头皮拿起针线,试图缝补那个洞。
可多年未碰针线,我的手法更加生疏了。我穿线的时候就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穿好线,缝了几针后,发现线又松了,洞不但没补上,反而变得更大了。我手忙脚乱地摆弄着针线,心里后悔极了。早知道当初就好好跟妈妈学针线活了,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免穿有补丁的衣服。每次衣服破了或者扣子掉了,我要么把衣服扔在一边,等实在没衣服穿了才拿去外面的裁缝店缝补,要么直接买新的衣服。老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我老婆什么都好,就是不会缝衣服。”我听了,只能尴尬地笑笑。
有了孩子后,这种尴尬的情况变得更多了。孩子调皮,衣服总是容易破。每次看到孩子穿着破了洞的衣服,我心里满是愧疚。有一次,孩子幼儿园举办亲子手工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布娃娃。我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布料和针线,心里直发怵。其他家长都熟练地裁剪布料、缝缝补补,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布娃娃就诞生了。
我和孩子在一旁手忙脚乱,我缝的线歪歪扭扭,怎么看都不像个布娃娃。孩子看着别人漂亮的布娃娃,眼里满是羡慕,小声问我:“妈妈,你怎么连个布娃娃都做不好呀?”我听了,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小时候妈妈教我针线活,不仅仅是为了让我手巧被人喜欢,更是为了让我能够独立生活,学会照顾自己和家人。
回想起小时候故意和妈妈作对,不好好学针线活,我心里满是懊悔。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认真跟妈妈学习,不再任性,不再叛逆。我想告诉妈妈,对不起,是我不懂事,辜负了您的一番苦心。我也想让妈妈知道,现在我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虽然我还是不太会针线活,但我会努力去学,不再逃避。
如今,妈妈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很少再碰针线活。每次我回家,看到妈妈那布满老茧的手,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和针线活“斗争”的日子。我会主动拿起针线,让妈妈教我一些简单的针法。妈妈虽然嘴上说着:“你现在学还有什么用?”但眼里却满是欣慰。
在妈妈的教导下,我慢慢学会了缝扣子、补衣服,虽然手法还不够熟练,但比起小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完成一件针线活,我都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项技能,更是我与妈妈之间情感的延续。
小时候,我以为针线活是妈妈对我的刁难;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妈妈对我的爱与期望。那小小的绣花针,穿过的是岁月的痕迹,缝补的是我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我会继续努力,让这针线活里的爱,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