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间是“互动体验厅”。房间中央摆着几张长桌,上面放着陶土、刻刀、画笔、布料等材料。
“这里是给观众动手的地方。”李玟萱说,“每周六都会举办亲子手工课,教孩子们做简单的剪纸或泥塑。旁边还有个小放映室,播放非遗纪录片。”
“我觉得我们的展览也可以安排类似的活动。”陈梦瑶认真地说,“比如设立‘爱心手作角’,每卖出一件作品,就有一部分收入捐出去,同时参与者还能拿到纪念证书。”
“这个主意太棒了!”李玟萱拍手,“既有意义又有仪式感。”
参观接近尾声时,几人回到主厅休息区坐下。李玟萱给他们倒了杯茶,是馆里特供的安溪铁观音。
几人围坐在茶香袅袅的主厅里,窗外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倾听这场温暖而深远的对话。
“领导知道你们想开办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工艺品,还开班授课让更多人学习,非常支持。”李玟萱微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不但免费提供场地,还会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协助布展、安保和宣传,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林文渊接过话头,补充道:“而且关于展览收入的分配,国家也特别开了绿灯——象征性地只收取一成作为管理费用,剩下的九成全部归你们自由支配。这在以往的文化项目中,可是很少见的支持力度。”
陈梦瑶闻言,眼中泛起明亮的光,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郑重地说道:“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信任与扶持。这份善意,我会铭记于心。”
她顿了顿,声音柔和却坚定:“这次展览的所有门票收入,以及展出作品的销售所得,在支付给各位手工艺艺人应得的报酬后,我决定拿出五成捐赠给我成长的彩虹桥福利院,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不仅如此,”她继续说道,“我还会划出一部分资金,专门资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读书,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支付学费,甚至将来可以设立‘梦想助学金’,帮助那些有才华但家境困难的孩子继续深造。”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茶壶轻沸的声音,仿佛时间也为这份赤诚停驻。
“其实,”陈梦瑶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一直有个更长远的想法——未来,我想正式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心艺同行’。它不仅仅是一个资金池,更是一个连接艺术与爱心的桥梁。基金会将专注于帮扶困境家庭,尤其是那些因疾病、残疾或突发变故陷入困境的家庭,给予他们实际的支持和精神的慰藉。”
李玟萱忍不住赞叹:“这个想法太棒了!把艺术之美与社会之爱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不仅如此,”陈梦瑶微笑着继续说,“我还会号召身边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公众人物一起参与,捐款捐物,资源共享。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心艺慈善周’——包括慈善演出、公益义卖、手工艺体验课等系列活动。福利院的孩子们也会受邀参与,和我名下的艺术馆合作,共同创作作品进行义卖。让他们不仅被帮助,更能成为帮助他人的一份力量。”
林文渊听得频频点头,感慨道:“你这不仅是做慈善,更是在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受助者变成助人者,这种良性循环,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公益。”
“正是如此。”陈梦瑶认真地说,“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请国家帮忙协调,能否为我们基金会寻觅一处合适的固定场所?不必豪华,但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办公、存储物资、举办小型活动,最好还能让孩子们定期来参加艺术疗愈课程。如果能实现,那将是莫大的支持。”
李玟萱立刻回应:“这个建议非常具体且有意义,我们一定会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上级领导。我相信,像这样既有温度又有规划的公益项目,国家一定会高度重视,并给予实质性的支持。”
林文渊也笑着说:“说不定,未来‘心艺同行’会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公益品牌。从一场手工艺展览开始,最终点亮无数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艺术感的人生杰作。”
众人相视而笑,暖意融融。茶香依旧缭绕,而心中的蓝图,已如春芽破土,悄然生长。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你们就是想办个普通的艺术展。”她看着陈梦瑶,语气真诚,“但现在听你说要捐五成收益给福利院,还要成立慈善基金会,我真的挺感动的。”
林文渊也点头:“年轻人有这份心不容易。现在很多展览都只想着赚钱,你们反而想着回馈社会,很难得。”
“其实我也经历过困难时期。”陈梦瑶微微一笑,“我是在福利院长大的,也是靠别人的帮助才读完书。现在我有能力了,我也想帮助一下我成长的福利院,虽然不一定能做太多事情,但是我一直在尽力做。我一直记得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欧阳寒接道:“我们这次展览,不只是展示作品,更是传递一种精神。让那些默默无闻的手艺人被看见,让他们的作品流传下去,我们的手工艺品可不能在我们手上失传,以后还会在全国办展览,开艺术馆和手工艺品店,也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被关注。”
李玟萱认真记下了这些话:“你们的想法我会原原本本汇报上去。至于基金会的场地问题,我建议可以申请文化园区里的‘公益孵化中心’,那里专门支持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租金很低,甚至可以减免。”
“真的吗?那太好了!”陈梦瑶眼睛发亮。
“而且。”李玟萱补充,“如果你们愿意,展览结束后,部分展品还可以留在馆里做长期陈列,作为‘青年非遗推广计划’的一部分。”
“那当然没问题!”欧阳寒立刻回应,“只要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手艺,我们全力配合。”
谈话间,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照在几人脸上,暖洋洋的。整个展览馆安静而庄严,仿佛也在倾听这群年轻人的理想。
临走前,李玟萱送他们到门口:“场地我已经给你们预留好了,下个星期就可以进场布置。具体流程我会发邮件给你们,有任何需求随时联系我。”
“谢谢李姐!”陈梦瑶真诚地道谢。
“别客气。”李玟萱笑了,“我倒是该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非遗未来的希望。”
车子缓缓驶离园区,陈梦瑶望着后视镜中渐渐远去的展览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展览的开始,更是一段关于传承、善意与改变的故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