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可能性,正如他所推断的——这完全是高要的临机决断,是一次被逼到绝境下的反击。利用天黑和复杂地形,固然给己方造成了巨大混乱,但同样也限制了伏击者自身的视野和协同作战能力。黑暗中,敌我难辨,弓弩的精准度大打折扣,骑兵的冲击力也无法完全展开。
高要这是在赌,赌一个乱中取胜的机会,赌他易小川在遭遇突袭时会下意识选择稳妥撤退而非死战。
“终究还是小瞧了他。”易小川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自嘲。他原以为凭借兵力优势和突然性,即便不能全歼高要,也能将其牢牢钉死在那片区域,等待项羽主力完成合围。没想到,高要在看似山穷水尽之际,竟还能打出这样一手凌厉的防御反击,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差点让他易小川阴沟里翻船。
这份于绝境中寻机反击的魄力与机智,不得不让人心生警惕,也让他再次认识到,这位曾经的“故人”,早已在战争的熔炉中蜕变成了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
不过,易小川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感慨压下。眼前的失利只是暂时,整个战略大局依然掌握在他们手中。高要此举,虽显机智勇猛,但在易小川看来,更像是困兽犹斗。
他继续向阳平关方向撤退,无疑是自投罗网,必然迎面撞上早已以逸待劳、蓄势待发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主力大军。想到项羽那万夫不当之勇和麾下虎狼之师,易小川心中重新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高要残军在项羽铁骑冲击下土崩瓦解的画面,看到了那个纠缠已久的宿命之敌最终授首的时刻。
此时的他,早已不执着于是否由自己亲手斩杀高要。多年的恩怨纠葛,连绵的征战杀伐,早已磨平了他个人意气上的棱角。只要高要这个最大的变数、最顽固的障碍能够被清除,只要大楚的霸业能够就此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由谁完成最后一击,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他现在满心期待的,就是来自项羽方向的捷报。他命令营中加强戒备,同时派出更多斥候,一方面监视可能的高要残部动向,另一方面更是急切地等待着西边传来的好消息。
时间在焦虑的等待中缓缓流逝。营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士兵们疲惫而沉默的脸庞。易小川在中军帐内踱步,地图摊开在案上,他的目光却不时飘向帐外漆黑的夜空。从白天等到日落,天际最后一丝光亮被暮色吞噬,星辰渐次浮现,预想中的捷报却迟迟未至。一种隐隐的不安,开始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他的心头。
就在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营中开始点燃更多火把之时,辕门外终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风尘仆仆、背上插着项羽军中特有标识令旗的斥候,被亲兵迅速引至帐内。
“报——!易将军!王上有紧急军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