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脱钩
因为前期对人们热情的预估严重不足,白驹科技有的人第一次连夜加班,已经麻了。
而比他们更麻的,自然是英特尔和高通。
这次发布会,中国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在白驹科技的带领下,能够设计制造出和他们水平差不多、甚至超过他们水平的芯片,他们是有所预计的。
毕竟,预防针都打了那么多遍了。
但是——
“你说说,什么叫‘你只比酷睿i9只强那么一点点,是怎么好意思和白驹科技同台的’这话啥意思酷睿i9咋了嘛就这么不堪”
英特尔的新任ceo陈立武,十天前刚刚走马上任,而英特尔对他的期许就是力求力挽狂澜。
但这才刚十天过去,一座大山就压了过来。
当他拿到3z-9000这款cpu的参数的时候,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是砸了下来,而且是直接砸到了脑壳上——心再不用悬着了,因为已经死了。
由于当前3z-9000并没有采用元认知的架构,还是传统的x86,所以纸面性能很好计算。就是频率和核心以及缓存大小和功耗!
龙芯也没搞什么里胡哨的词儿,就一句话:同样大小的cpu,我们塞进去了32个双线程大核心,最高频率高达6.8ghz,且满血运行的功耗只有英特尔酷睿i9-14900的一半。
陈立武默默地算了一下,在dows的系统下,单从数值看,整体性能已经接近i9的1.5倍还多。
而无界系统的话,多线程的调度能力会得到小沙的更多加持,直接两倍都是有可能的。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中国市场对于这样一款cpu,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满意!
“就是,这什么玩意儿啊!”
“跟英特尔有什么区别请告诉我”
“小沙让你们白白糟蹋了都,就搞出了这么一个东西!”
……
陈立武从小在新加坡长大,自然也是看得懂中文的,他也时常去简中网络闲逛。
他可是知道,龙芯第一次做消费级芯片的时候,哪怕性能只有十年前英特尔入门芯片水准的时候,仍旧是获得了巨大的支持的。
而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啊,这一切都扭转了。
“白驹科技,上帝之手吗”陈立武能怎么办力挽狂澜他不认为自己有这么大的本事!既然如此,这个节骨眼上,他又回来英特尔干什么来了
“我觉得我们唯一的机会是开拓第二需求!”面对董事长以及董事会的所有成员,陈立武如是说道:
“避其锋芒,才有生存机会。至于什么是第二需求,怎么开拓第二需求,这需要市场部门尽快给出调研。而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优势。”
“优势”董事长弗兰克耶里还疑惑了一下。
“嗯。”陈立武说道:“最先要死的肯定是英伟达,因为摩尔线程太上进了,抓住白驹科技给你的机会迅速的完成了技术断代式跨越。
“但是,做cpu这几家企业,显然是还没有的。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这是什么机会啊,怎么听起来也就是死刑和死缓的区别啊,而且这个缓完不是无期,而是缓完还要接着执行死刑的那种。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如何,晚死就是能比早死强。
弗兰克耶里还是微微点了头,认可了陈立武的这种说法以及让市场调研去开拓第二需求的事情。还能怎么办呢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
看完了发布会,北亰这边,经济问题高级别领导小组临时会议继续进行,而关键词,变成了两个字:“脱钩。”
何强如此说道:“这件事,非我们所想,也非我们本意。但是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我们的选择也只有一个——自己玩儿!”
原本的会议,在郝成到来之前,确立的方案还是,拉一打一,各个击破。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按照郝成的说法,即便把全世界全都拉进一个阵营,对我们现在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最终还是要解决,机器和人的关系问题。
本质上,14亿和70亿并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去拉拢任何人都是无意义的。
“所以,我们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普查。我们的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小沙小沙!”何强一边说着一边往郝成这边瞅,而郝成则是直接唤起了小沙。
【当前……】
普查哪有小沙好使!
在现在的业务逻辑下,几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小沙的眼睛,尤其是几乎所有企业都不可能离得开小沙的情况下。
小沙一股脑的总结出了一大堆,并直接形成了报告。
包括哪些产业的哪些原料、零部件、整个产品需要依赖进口,目前有哪些国内替代。
以及,我们多长时间能够解决问题,小沙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什么帮助。
就拿国产大飞机的发动机为力,商飞的c919搭载的还是cf国际公司的leap-1c发动机,这家企业是阿美莉卡和法兰西合资的。
但目前,中国航发的cj-1000已经在进行验证飞行的准备。
而理论上,这样的验证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的。
动辄三五年,如果中间再出点儿什么岔子,那时间就会变得更长。
那么,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