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赵皇后的赏赐(1 / 2)

赵皇后唇边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声音温和却不卑不亢,对着正熙帝微微颔首:“臣妾多谢陛下。”

说罢,她转眸看向阶下躬身的百官,目光扫过众人时,那沉凝的威严稍稍敛了些,只余下一国之母的端庄:“诸位大臣免礼吧。”

“谢皇后娘娘!”百官齐声应和,声音落定才缓缓直起身,依旧保持着垂手而立的恭谨姿态。

随后,赵皇后才随着正熙帝,一同缓步走向御座。

温以缇垂在身侧的手无意识攥了攥,方才皇后转身时,她分明感觉到,那道沉静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轻轻落了一下,没有探究,也没有波澜,却像一片羽毛似的,让她心头微微一动,随即又很快收回了视线。

待两人分坐定,赵皇后才侧过脸,看向身侧的正熙帝,笑意比先前真切了几分,开口时语气从容:“陛下,臣妾今日过来,是记着您昨日宫宴上同臣妾商议过的养济院事宜。”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阶下,最终又落回正熙帝脸上:“今日臣妾得了信,说温尚宫刚刚苏醒便来参加早朝,于是臣妾便想着,今日朝堂上,必定要议养济院的事。”

说到这儿,她姿态恭顺却理由分明:“这养济院先前一直归臣妾管辖,是臣妾职责内的事。如今既要将它挪至前朝统管,这般要紧的关头,臣妾自当来场见证,也好多嘴说两句实情。若因此扰了朝堂次序,还望陛下莫要怪罪臣妾才是。”

“皇后多虑了。”正熙帝看她的眼神柔和了几分,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宽和,“你能记挂着,朕怎会怪罪?”

这般琴瑟和鸣的景象落进群臣眼中,皆觉心头安稳。

帝后和睦,本就是江山稳固的基石。

赵皇后乃正熙帝的原配嫡妻,自入宫册后至今已数十载。从潜邸时的相濡以沫,到登基后的同担风雨,她以贤德打理后宫、安定内闱,岁月沉淀下的威仪,让满朝文武对这位中宫皇后愈发敬畏,无人敢有半分轻慢。

朝臣们私下论及此事,总免不了感慨。

古往今来,若哪个朝代频繁出现原配嫡妻早逝、帝王另立继后的情况,国运多有颠簸,甚少能得江山长久安稳。

如今正熙帝与赵皇后夫妻相得、地位稳固,分明是天意所归,仿佛连上天都在护佑这太平盛世,让君臣百姓皆能安心。

赵皇后听见正熙帝的话,先是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笑意,声音柔缓却带着几分从容:“不过,想来是臣妾来迟了。”

话音稍顿,她语气却依旧温和:“说起来,陛下与群臣商议的结果,如今可有定论了?可是将养济院从臣妾手中,移交到前朝由陛下直管?”

正熙帝闻言,眼底漾开笑意,声音带着几分打趣,又不失帝王的沉稳:“皇后倒会猜,不过养济院已被朕升为正四品衙门养济寺,温尚宫刚被朕擢升为正四品养济寺卿,专司此事。”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阶下侍立的温以缇,“至于皇后说的,养济院该在谁手中,温寺卿,你如今已是养济寺卿,你来说说看。”

殿内的气氛悄然变了味,朝中几位重臣交换着眼神,看向温以缇的目光里,好奇与看热闹的意味愈发明显。

若是温仪缇此刻直言让养济寺归陛下掌管,那岂不是明着帮陛下夺皇后的权?

温以缇本是靠赵皇后提携才走到今日,如今倒戈,往后赵皇后还会真心实意提拔她吗?

可若是温以缇坚持让养济寺仍归赵皇后管,那他们日后便有了由头。

只需弹劾养济寺“德不配位”,说它本是后宫相关的差事,却在前朝政务里搅弄风云,届时既能打压养济寺,说不定还能顺势夺回养济寺,这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众人都看着温以缇,等着看她如何在帝后之间权衡,如何从这两难的境地里脱身。

只见,温仪缇垂首侍立片刻,才缓缓抬眸,与上首的赵皇后撞个正着。

她唇边噙着浅淡笑意,眼底却藏着几分旁人难察的深意。

只这一眼,温仪缇便知道,赵皇后今日特意过来,分明是为了帮她解围。

可转念想到自己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的模样,她又暗自恼了正熙帝几分。

都这时候了还不散朝,难不成真要瞧她的窘态?

正思忖着,便见正熙帝眼中满是兴味,目光直直落在她身上。

温以缇心中无奈暗叹一声,先轻咳两声稳了稳气息,才朗声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养济寺虽是新升的正四品衙门,却与大庆其余衙门不同。它虽归入前朝政务管辖,主官却是女官。皇后娘娘身为一国之母,本就是天下女子的表率,这养济寺的特殊性,正体现在既离不得前朝规制,也脱不开后宫根基。”

她顿了顿,又道:“臣并非主张后宫干政,只是天地间有阴有阳,女子本就是阴阳的之一。养济寺关乎民生福祉,更该兼顾这份平衡。养济寺是女官为主、男官为佐,倒不如反其道而行,由陛下主掌大局,皇后娘娘从旁协助。如此既显阴阳调和之理,更能彰显帝后和睦、江山永固之意,于稳固国本大有裨益。”

温以缇这番话出口,殿内瞬间静了静,连熏香的烟气都似凝了一瞬。

群臣脸上满是意外,他们原以为温以缇定会偏向帝后中的一方,却没料到她竟提出让二人共同掌管养济寺,一个衙门分属帝后,这在大庆朝还是头一遭,如何能不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