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同学寒假聚会(2 / 2)

“那你们要是听不懂,咋办啊?”

牛建刚道:“没办法,硬啃呗!有时候熬夜推公式,光一道传质方程,能算到半夜,三张草稿纸都写满。脑袋都大了!”

“而且老师盯得紧,不做完不给过,只能咬牙学了。”

顿了顿,牛建刚道:“要说厉害,还得是咱班长!”

“班长可是她们系里有名的铁娘子,上课从来坐第一排,笔记记得比教材还细。”

周莹立马瞪他一眼,佯怒:“你少给我戴高帽!”

“嘿嘿,这可是实话。”牛建刚一点不虚,反倒笑得更欢。

周莹见躲不过,只好转了话题:“我们电化学系实验是真的多。每天都要和电极、腐蚀溶液打交道,手套一破,指甲就泡得发白,衣服上也全是酸碱点子。”

“老师要求我们做极化曲线,得盯着电流表一格一格往下记。有时候一个实验就得看十几个小时,眼睛都盯酸了。”

“期末那个月我在实验室里熬了一宿,就为测一块镍电极的腐蚀速率。困得眼睛直冒金星,好在第二天老师一检查,发现那条曲线挺规整,还真跑出了点有意思的拐点。说不定能写成小论文。”

可是陈露阳却听出不对劲了。

“那咋手套还能坏呢?那万一要是整手上,烧坏了咋整?”

周莹不以为意:“咱实验室用的手套,就是薄薄的橡胶皮子~遇上玻璃管口一蹭,或者被电极边缘一划,立马就破一个口子。”

“再说酸碱溶液天天用,时间一长,手套本身也发脆。”

她抬起手晃了晃:“有时候一忙,等发现渗进来点液体,指甲都已经泡得发白了。”

“好在大多数都是稀溶液,赶紧用水冲一冲也就没啥事儿。”

“真要是浓酸浓碱,老师哪敢让我们学生随便上手。”

她大大咧咧,一点不觉得苦,反倒眉飞色舞。

“那不行啊!”陈露阳皱眉开口。

“你们这是在做实验,不是在玩命。就靠那层薄薄的橡胶皮子护着,万一真遇上点厉害的试剂,迟早出事。”

周莹摆摆手:“没事儿,我们天天都这么干,也没见谁真把手烧坏过。”

陈露阳没笑。

他目光落在她晃动的指尖上。

白白净净的指甲边缘,果然隐隐透着些发白的痕迹。

电化学系天天跟酸碱打交道,手套还这么不靠谱。

要是换成在车间,这早就该算安全事故了。

“班长,回头等我回车间,把原料配方调一调,看看往手套里加点耐腐蚀的填料,再改良下模具,造副专门耐酸碱的手套给你们用。”

周莹一愣,手里正端着的酒杯险些没拿稳。

“哎,你还真当真了啊?我就是随口一说!”

陈露阳却正色道:“这事儿可马虎不得。”

“橡胶手套又不是多高科技的东西,只要配方里加点耐酸碱填料,厚度上再做点文章,车间差不多完全能试出来。”

“你们天天做实验,总不能指望老天保佑吧?”

牛建刚在旁边一听,顿时乐了:“哎哟,这是要搞‘专用装备’啊?”

话音一转,他腆脸地凑过来。

“陈哥,那要是按你这么说,我们化工工程系,是不是也能找你支援点道具?”

陈露阳愣了一下:“你们还缺啥?”

牛建刚感慨:“缺得多了!”

“我们老是跑蒸馏塔实验,那实验塔玻璃管子又细又长,气压一大就容易炸。老师说要换厚壁的耐压管,可实验室经费紧得要命,老早就没下文了。”

“要是不耽误生产任务的话,你们车间能不能帮忙琢磨琢磨,给我们做一套耐压壳子,或者外面套个橡胶护套啥的?”

“就算炸了,也别弄得玻璃渣子满天飞。”

这话一出,桌上同学都笑了。

宋廖莎拍着牛建刚的肩膀:“老牛,你这是把陈哥当成万能装备厂了啊?又是耐压壳子又是橡胶护套的。”

朱星火也跟着笑:“是啊,班长的手套还没影儿呢,你倒先订货了!”

牛建刚却不在意:“咋的?谁让咱同学混得好呢!别人想有这条件还不认识人呢!是不是,陈哥?”

陈露阳被牛建刚理直气壮的表情看乐了。

“对!老牛开口了,那必须做到位!”

他顿了顿,收起笑意,认真说道:

“不过老牛说的也有道理。要是真能在玻璃管子外面套一层橡胶护套,哪怕爆了,也能挡住点碎渣。”

“这个不算难,就是得琢磨一下耐温和耐腐蚀的问题。”

“再说了,我这车间平常都是做汽车零件的,要抽时间给你们试模,得挑空档。”

“现在正赶上厂里有急活,你得等等。”

牛建刚立刻端杯:“那有啥不能等的!能整出来咱就偷着乐了!”

小吴的三孙子忍不住在旁边开口:“我看你们是把陈露阳当军工厂了。”

“点菜都没这么痛快的。再这么点单,怕不是下学期,厂里得直接把车间搬到咱学校里来!”

“哎,那也行啊!”周莹跟着起哄,“到时候陈露阳在学校设个摊子,专门给我们学生做实验道具,保准火爆!”

陈露阳无奈:“要真按你们这么说,我得从手套做到护套,再做到蒸馏塔外壳,干脆改行做‘实验用品总厂’算了。”

“行啊!”牛建刚一拍桌子。

“到时候我们几个就是第一批客户,专供价!”

“还客户呢?”周莹抬手指着他,“我看你就是想白嫖同学的劳动成果。”

众人正笑着起哄,说陈露阳要改行开“实验用品总厂”。

牛建刚收了收神色,感慨道:

“说归说,其实咱化工工程系是真不轻松。光《化工原理》这一本书,就差点没把我熬死!”

“天天不是算传热,就是跑实验。上次试剂放多了,差点把瓶子炸飞,连实验服都冒烟。”

周莹立马补刀:“你那个事儿,我们系里都听说了,你们老师差点吓出个好歹。”

牛建刚却不在乎,豪爽一笑:“嘿,这不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经验嘛!”

“现在我们小组在做‘催化剂改良’,老师说要是搞成了,还能报个省里的奖。说不定以后真能混进科研所。”

说着,牛建刚抬起酒杯,深深的看了一眼陈露阳。

“陈哥,我是真服了你!咱们这帮人死熬在实验室,都恨不得一天掰成八天用。”

“结果你一边上学,一边在厂子里折腾,还能跑到BJ广播去当评委。”

“要不这样!以后我搞化工,你搞汽车。一南一北,咱俩撑起两个大项目!”

陈露阳笑得举杯应道:“行啊!到时候你出塑料,我出车壳,一套全配齐!”

眼看自己和牛建刚都跟陈露阳唠的火热,周莹不忘提醒坐在一旁的白晓帆。

“你们弄材料的,弄汽车的虽然厉害,但是咱们这还有一个搞航天的呢!”

话一出口,众人齐刷刷把目光投向白晓帆。

白晓帆笑着开口:“别听她瞎说,我哪算搞航天的?”

“我们不过是刚进实验室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