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涛涛洪水,村民的狂欢(1 / 2)

第二天清早李龙就开车来到了海子。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杨老六已经赶着牛羊来到了堤坝

太积极了让李龙都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这算不算周扒皮?

李龙和他打了个招呼后,便上了堤坝去看洪水。

其实不看也能猜到——下车的时候他就看到闸门子是退不了的。

“龙啊,这洪水可不。”杨老六拿着赶羊鞭子跟着上来道:

“看着这水,要不是闸门子打开了,今天早上不定就把坝给淹了……队里那些干部也不知道在干啥,这水都这么大了,昨天也不知道把闸门给打开。”

他的是堤坝东北角那个给全队田地浇水的闸门。

那个闸门上了锁,钥匙在队长和管水员那里。李龙昨天看水没那么大,就只是把底坝的闸门提上来,没去给队里,觉得应该没啥问题。

现在两个闸门都放开了,李龙便问道:

“杨叔,你给队里的?”

“昂。我昨天放完羊回来,就去把军娃子给了一顿。他这个队长现在管事没以前那么积极了,既然当了队长,就不能成天想着赚钱嘛。”虽然分田到户好些年了,但杨老六的思维里,队长还是应该把队里全面建设都抓的。

“闸门是晚上提起来的?”

“嗯,我给他完,他开着车带着我过来看了看,然后就把闸门子给提起来了。”杨老六挺得意,呲着牙道,“军娃子开车快得很,不愧是当过兵的。”

现在水面比昨天略低一点,这是两个闸门都开的原故。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洪水稳定下来,不会对北坝造成什么危害。

只是这一场洪水下来,又有不知道多少鱼多少螃蟹被冲走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李龙也无所谓,反正水是必须要放的。

和杨老六聊了几句,李龙便开着车去了李家。

大哥还没出门,正在准备茶水和干粮。

开康麦因出去收麦子,通常一收就是一天,有些主家会留下来吃饭,有些则不管。

所以水和干粮是必带的,当然也可以在附近找个商店随便买点吃,但李建国他们不习惯买东西,吃家里饭吃习惯了,也不喜欢乱花钱——能带饭的时候去买东西吃,在他们看来就是乱花钱。

“大哥,今天去哪里割?”

“马场湖,那边有几家子前天就给我好了。他们那边的麦场少,面积还,几家凑一块不好打场。想着今年早早把麦子割了,然后干其他事情呢。”

马场湖那边种的麦子、稻子都有,在四队这边已经不种水稻的时候,他们还坚持一直种到差不多到2000年前后,然后慢慢都改种了棉花。

“熟人的话,那还能混顿饭吃。”李龙开着玩笑,“你和俊峰都去?”

“都去,两台机子干得快。”虽然这几天干活晒得黑黑的,身上麦芒啥的也粘着不少,露出来的皮肤上横七竖八都是红印子,想必很辛苦,但收获也不少。

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两台康麦因割麦子的钱就已经差不多快一万了,后面还有不少呢。

如果按李龙所的机器的价格来算,这一个麦季差不多就能赚一台机子下来。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李建国开了两年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对机械原理懂一些,但对康麦因就不咋能搞明白了。

现在机器用的顺手,但他也怕出故障。真要出故障了,他修不了,就只能去找农机修理厂的人,光修理费恐怕都不会低。

不过这都是必须要冒的风险,谁能保证啥事都一帆风顺呢。

机器开动,李建国打头,李俊峰在后面上了机子跟着走。这康麦因是自走式的,虽然速度不快,但不需要有拖拉机拖着走,也算是便利。

其他几个青壮都羡慕的看着李俊峰。能开机子,赚的钱自然也多,不过他们知道李家的机子会越来越多,机会也会更多。

比如后面陈前进和李俊贤也带着水和干粮上了机子。

陈前进是开着大马力拖拉机去队里犁地,李俊贤则是开着四轮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去割麦。

虽然李家有了康麦因,但收割机也没丢下,仍然有人希望用收割机割麦,因为这个便宜。

等机子都走了,剩下的人就开始去麦场,装麦的装麦,打场的打场。

李家自己的麦子虽然不用打了,但麦子要堆在场上扬、,占地方。别人打场的时候,他们自然也要帮着过一过,不过也好了,等明年的时候,李家人就不来打场了。荫场的时候会来,打场的人可以用他们家的铁滚子,算是提供帮助了。

这一点别人自然也没意见,毕竟李家以后都用康麦因收麦,扬的事情,哪怕不用场,在自家院子里也能搞,不过就因为麦子比较多,所以才在场上。

荫场的时候人家也在干活,这时候不一起打场也正常。

陆大嫂在麦场上感慨着,照这样下去,以后这麦场的用处就越来越了。

有人不同意。

“那康麦因收麦是方便了,但没了麦草和麦尾子,以后用这东西的时候,哪里整去?以后不拓土块了?拓土块那不是必须得用麦尾子?就算不拓土块,麦尾子还是好饲料哩。”

“照李家这样的发展,以后还拓啥土块?人家是要用砖的。”有人反驳,“不定以后这房子都不一定能住成了。人家养牲口都用糖渣当饲料,看不上这麦尾子。”

话是这么,其他人倒也没反驳。李龙现在赚多少钱别人不清楚,但一台一台的先进机子往家里拉,咋也得几十万吧?

不定更多!

更多的钱,村里人已经无法想象了。

不过平时看李龙并没有什么变化,该打招呼照打招呼,所以村民们也没太多的感慨,人家的钱和自己有关系,也不可能到自己兜里,还是踏踏实实赚自己的钱吧。

李龙没去麦场上,他把昨天回去的时候顺便买的西瓜取了下来,问刚忙完的老娘和大嫂:

“要不要切个西瓜?”

明明昊昊是很希望吃瓜的,但梁月梅:

“太阳还没升高,现在不吃,等上午吧。现在吃太凉了,娃娃肚子不舒服。”

“行。强强,你带着弟弟们把西瓜搬着放到床

“好啊。”李强开心得很,带着明明昊昊搬西瓜去了。他还贴心的让明明昊昊抱西瓜,一部分放父母的床

虽然平时吃西瓜全家一起,但想着自己的床

李龙则在院子里和老娘聊天。杜春芳很开心,絮絮叨叨的着最近两天的事情,抱怨明明昊昊跑得太快,她想跟都跟不上。

还两个孩子现在都普通话,自己的话他们有些都听不懂,还得解释好几遍。

还强强平时一带就是一帮孩子一起玩,跟孩子王一样。

话的时候,就有五六个孩子已经到了院门口,喊着李强,这时候孩子还是挺大人的话,按辈份来——对着李强有的喊叔,有的喊哥。哪怕年纪差不多,喊叔的也不会觉得丢人。

李强刚好从屋子里出来,看到人后,便对梁月梅道:

“妈,我带着明明昊昊他们出去玩了啊。”

“去吧,看好啊,别让他们伤着了。”

“我知道了。明明,昊昊!快出来,咱们去玩了!”

一帮孩子呼呼啦啦的就离开了。

一阵风一样。

李龙恍惚着,感觉上一世李强好像就是孩子王,带着一帮孩子做了不少的事情。

有些事情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略有改变,有些事情则不会。

李娟帮着母亲把早饭的事情收尾之后,就进屋学习去了。李龙知道最近顾晓雨又给寄来一些资料,李娟拿回来后就看,学习的钻劲倒是挺让人敬佩。

“嫂子,你得提醒娟,看书也要注意,别伤着眼睛了。”

“过了,了也不听。”梁月梅叹口气,不过总归是开心的,“知道学是好事,不过看着都有点魔症了。”

李龙点点头,照这个势头下去,考大学应该没问题吧?

县一中这时候一年考不上几个大学生。真考上了,估计全县都会轰动。

李龙去菜园子里看了一下菜,辣子豇豆什么的能吃了,洋柿子还要等等,黄瓜也不错,他移回来的几棵果树也结上了果子,眼下还是青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