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博远打电话到收购站给李龙这件事情的时候,李龙刚从石城回来。
他去石城老街,主要是买拉网——开春在伊犁那边的三道河子逮鱼,感觉实在是过瘾,便想着搞条拉网,然后在玛县也试一下。
四队这边没条件,他买的拉网,只能拦河——确切的是拦河网。毕竟后世看人家在渔塘里搞的拉网长几十米上百米的,自己弄到的这拦河网也就二三十米长。
没办法,这边的这些网都是从口里进来的,老板也是本生意,担心进了大网卖不掉压货。
李龙不光买了拉网,还买了那种两根棍子就能撑起来的网子,
这玩意儿四队可以用上,比如闸门口那里,两边棍子一撑,有鱼进去,后面有两个连续的兜,能进不能出那种。
“那你可玩美了。”李龙听着顾博远着去山里的收获,很是羡慕。
“嘿,那可不。晚上我们四个打着两头狼,天不是很亮,也不知道是谁打的,不过那几头狼虽然跑掉了,至少也有两三头受伤了,估计后面是不敢来了。”顾博远还是挺自豪的:
“就是太累了,等把狼皮剥掉,都半夜了。第二天也没起来打野猪,就回市里了。”
他感慨的道:
“我算是知道了,有几个山里的朋友,这日子过得有多好!闲了可以进山打猎,人家给你哪里能打着东西。
到山里还能弄到特产,受到欢迎;你给他们带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恨不能把有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你吃、让你喝。”
李龙就嘿嘿的笑。
“你那几年进山,我还觉得怪辛苦的,现在看来哪是辛苦哪,你那就是享福去了。”顾博远下了定论。
“那可不一样啊。”李龙反驳,“我那时候哪像现在还有汽车开?一开始是套马车,那大冬天冻的要死。等后面骑自行车,再往后买了拖拉机,那突突突的也慢得很,特别是冬天,你也知道的……”
“那倒是。”顾博远想想也是。他光顾着想这趟的享受了。换成套马车去自己去的地方,光跑就跑大半天啊。
“不过你现在也不错。”顾博远急忙拿话找补,“我就和一户牧民交了朋友,你和一个部都是朋友……淘到不少好东西吧?”
“还行,宝石原石啥的也有一些,晓霞都知道。”
“嘿,还有宝石原石啊,还真有……不错不错,我就是弄到几块玛瑙,看着怪漂亮的。对了,人家给我了一条沟,可以捡玛瑙,我打算抽空过去。就是离玛县太远了,不然现在放假可以让晓霞带着明明昊昊过来。”
“晓霞要去的话只能请假。”李龙道,“其实休息一下也好,我问问她。”
“嗨,早知道当时不应该调到县里了。要在乡里教书的话,这暑假不就放假了嘛。”顾博远这时候又想到这个问题。
“那谁能有前后眼?”李龙倒不觉得调过来是啥坏事。实话,在县教育局里,那前途可比当中学教师要光明多了。
“不这个,也就是个闲话,你问问晓霞有没有空,有空的话过来一趟玩一玩也挺好。这里的草原和玛县南山里面的草原完全不一样……”
“我知道我知道,我去过的。”李龙点头道,“我到给她。”
挂了电话之后,李龙想着怎么和妻子,李青侠刚收完一单野蘑菇后,扭头问道:
“晓霞她爸啥?有啥事没有?”
“没啥事,他现在也闲了,这两天去了趟山里玩,打了野山羊和狼,太累了,要不然还能打几头野猪哩。”
“那他怪闲的。”李青侠笑着道,“看来那边收购站的事情都理顺了,自己也能跑着玩了。”
“是的,找了个老手帮着看着,现在那个人能短期接手,正好也是淡季,他就能出去转一转,不然光在收购站呆着,他也急。”
“对的对的,”李青侠点头,“光呆在那里干活也不行。像我,每个星期还能回去一趟,他要一直呆着,那不急死。”
李龙和老爹聊了几句后,便去后面院子把网摊开,要看看整个网有没有问题——老街的那个鱼具店面积太,这网摊不开不好看。
把整个网都摊开看了之后,他看这网都没问题。至于这网怎么用,他在三道河子也用过,很清楚的。老爹知道,想必大哥也知道。
当然李俊峰他们应该也会用。
就是具体的使用地点,他在想着最可能就是在莫合渠那里用。
他听李强,学校修院墙的时候,有工人用两根电线扔河里,电出来不少大鲫鱼片子。
除了那些工人捡走好几桶外,他们那些学生也捡了不少,不过最后都让班主任拿走了。
班主任家就在附近。
所以明莫合渠里的鱼也不少。
当然只能在闲的时候用,先备着吧。
主要是上一次在三道河子里弄到的大鱼把李龙刺激着了。
现在海子里的大鱼不好逮了,下网能逮到最大的鱼也就一两公斤的,再大的鱼很狡猾,加上现在的粘网都是单层的,真挂上了七八公斤以上的大鱼,还真就很容易就挣脱了。
不知道口里有没有三层挂网,抽空得给黄磊他们打个电话问一下。
把网收起来之后李龙就把它们放进了车后面,打算看看啥时候用。
拉鱼得用棍子,这玩意儿这边好找,莫合渠边上随处可见。
他原本打算到四队看看,结果一个二道贩子卖完野蘑菇后,要看车,李龙就陪着看了看。
现在车棚子里已经没有嘎斯车了,这些贩子们也都清楚,不过这位就是要看拉达。
桑塔纳太贵,伏尔加也不便宜,嘎斯车又太丑,所以就拉达了。
这是这个姓郑的贩子的原话。
“这台拉达是准新车。”李龙现在也满口行话,“开了不到两年……”
这话要放到三四十年后,不被人打也会被人笑话。
毕竟那个时候所的准新车,怎么也得当年开着没一个月,甚至可以没怎么开的车。
放两年,车价怎么也得折个三分之一往上,怎么还能敢称准新车?
但这时候就敢,而且是理直气壮的。
这个郑老板也觉得可以这么。
拉达的车况很好,右前方有个刮蹭过的印子,不明显——修补过。
“那价钱呢?”郑老板其实已经看过好几次这台车了,每次过来都要转一圈,看一看,这几回卖野蘑菇算是把钱攒够了有余钱了,才过来问的。
“拉达嘛,没伏尔加那么贵,但这台比较新,就六万块钱。”李龙道,“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你经常来我这里卖东西,我也不用你,降五千块钱,这是交情,五万五,你要就开走!”
车价李龙基本上定的都比较随便,反正都是赚。
看人定价,这很正常。
目前贩子里买车的一共没超过四个,其他的都是要嘎斯车,那车拉东西的确方便,但要舒适性肯定是没有的。
“这轿车开着舒服,如果在平原地区收货,也能拉不少东西,出去也有面子。”李龙道,“山区也能开,就是心一点儿。”
郑老板没想到李龙主动降价。其实在这里卖货这么久了,什么车卖什么价他心里也有谱,心理价位本身也就是在六万左右,李龙直接给降了,他心里窃喜,但又有些犹豫。
“想要的话,可以试试车。”李龙道,“会开吧?”
“会开,会开。”郑老板急忙点头,“跟着一个朋友练过。”
“那就试试。”李龙把钥匙交给他,“别开出去,后院地方大,转两圈没问题。”
郑老板拿着钥匙打开车门进了车里,这摸摸那摸摸,还有些缩手缩脚的。
毕竟眼下还不是自己的车。哪怕是自己的车,那也得心啊——真要买了,五万多块钱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