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杨提督来报,我军已经拿下瓶屿,未让一名守军逃脱,台湾本岛应该尚未发觉咱们的行踪”,皇七子韩王罗卜藏和硕奇恭敬地对哥哥秦王绰思吉说。今年尚不到二十岁的他被老父亲打发到军中参加平台之役,这也是伊克明安家族的传统,皇子一旦成年,便要被派到战场上历练。罗卜藏和硕奇的母亲乃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二女、大卫国皇贵妃爱新觉罗马喀塔,卫灭清后,有着一半满洲血统的他比别的皇子更渴望在战场上立功,终于逮到了这个机会。绰思吉很喜欢这个弟弟,怕他有闪失,特意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负责军事文书的传递。他也很伶俐,凡事以哥哥为主,从不争抢风头。
“今天是四月十五,明日便可抵达鸡笼,这个杨来嘉倒真是个人材,说四月十六日到果然便是四月十六日!行事风格也与众不同!”绰思吉闻报后感慨顿生。作为郑成功昔日的侍卫,杨来嘉对郑军的情况和台海的风土人情极为了解,提出趁“送王船”之时,出其不意袭取鸡笼,并精确测算航速,说四月九日出发、四月十六能到,果然如此!而且,这位提督还极善海战,率五十艘快船,打着郑氏水师的旗号,担任全军先锋。遇到有守军驻守的鸟屿,便派部下伪装成补给船登陆偷袭,一路行进,连续攻克彭嘉山、梅瓶、瓶屿三座岛屿,斩杀郑军三十人,俘虏郑军一百零六人以及大小船只八艘,岛上的烽火台根本来不及点火便被拿下。更难得的是,此人还重情重义,感念旧主对自己的恩德,一再向自己请求平台后留郑氏一门性命,这一点与郭义等其他降将截然不同。
感慨过后,秦王果断下达军令,“传令杨来嘉,明日凌晨趁海上雾起之时偷袭鸡笼屿;传令洪重普、李正英、阿玉奇三部跟在杨来嘉部后面;传令色特尔、李荣各领本部扮作郑氏水师封锁小琉球头至鸡笼一带海域,遇到渔船一律扣押;其余诸军皆随孤隐藏于瓶屿岛礁之后,未得号令,不得驶离”。
乾元二十九年(1673年)四月十六日凌晨,鸡笼屿码头有气没力地停泊着几条巡船,看守码头的老兵打着哈欠,满脸期待地望向岛屿南边的鸡笼城方向,今儿个是“送王船”的日子,在这一天送船入海祭祀神灵、普度海上遇难的亡魂,是世世代代在海上讨生活的疍民的传统,虽然鸡笼屿的守军不能回家参加这一庆典,但每到这一天,鸡笼城便会派补给船送来吃食甚至美酒。馋酒的老兵们已经等不及也!
三艘挂着东宁旗帜的大帆船出现在老兵们的眼中,放下甲板后,从船上走下百余名精兵和百余名抬着鸡鸭鱼肉和美酒的民伕,为首一将,相貌清秀、举止儒雅,古铜色的皮肤充满活力。
“敢问上差可是陈副戎派来给咱们送犒赏的”领头的老兵点头哈腰地问。
那将眨了眨眼,呵呵一笑,“正是,今儿个送王船,陈副戎命吾给各岛弟兄多送些吃食和美酒,要求亲自送到每个弟兄手中,不得有误。速将汝等的官长和山上的弟兄唤下来,点清物资后,吾还得去瓶屿”。
“您稍候,小的这便请刘把总过来”,老卒闻言愈发欣喜,乐颠颠地往岛上的鸡笼头山跑去。很快,那位刘把总带着七八十个军士从山上走下来。
“汝便是刘把总弟兄们可到齐了”那将笑呵呵地问。
“正是卑职,敢问上差尊姓大名”见是生面孔,刘把总有些疑惑。
“离开太久,弟兄们已记不得我杨来嘉矣”杨来嘉悠悠叹了口长气,忽然厉喝道:“拿下”……
不费吹灰之力,便轻取鸡笼屿。趁着雾气未完全消散,趁着鸡笼城上下还沉浸在节日的轻松氛围中,杨来嘉率五十艘快船往岛对面的鸡笼城驰去。他的后面,跟着洪重普、李正英率领的朝鲜水师和阿玉奇率领的金州水师。虽然打着郑军的旗帜,但这么多的战船涌来还是引起守军的警惕,派出战船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