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六亿美金对赌协议(1 / 2)

会议室里,水晶吊灯的光芒在陆阳冷峻的脸上投下锐利的阴影。

窗外纽约的夜色渐深,而室内气氛却因资金的去向争论而愈发凝重。

高盛代表洪森,肥硕的手指敲击着桌面:“陆先生,微软每股53.42美元,历史高点!持股至少六亿?简直是拿公司现金当儿戏,鄙人实在想不出,陆先生,你有什么办法令我的同意你的计划。”

其他外资代表纷纷点头,眼神里透着贪婪与不信任。

陆阳端起咖啡,轻啜一口,沉稳的声音穿透了骚动:“既然诸位担心风险,那这样如何——这笔钱,就当是我借公司的。”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六亿美金,由公司借贷给我个人,年化利息百分之十,一年后,公司便能获得六亿美金的10%利润,稳赚不赔,微软的涨跌,风险我全担。”

话音落,身后陆妮妮迅速递上准备好的借贷草案,纸页在桌上沙沙作响。

显然这又是陆阳扫地前预备好的。

投资年化利润10%,说实话,不高也不低,属于中等偏上,但若是加上“无风险”这三个字,那就属于非常高了。

甚至高到有些夸张。

举例当前的融资环境,年化利润10%资金比当前约4.5%的无风险利率高出 5.5个百分点,这被称为“风险溢价”。

对于无风险的投资来说,这个溢价高得离谱。

·即便是英特尔,IBM这样信用评级最高(AAA级)的公司,其发行公司债的融资成本也远低于10%。

它们的债券收益率可能只在5%-6%左右。

如果那家公司能用“无风险”的条件借到6亿美元,它完全可以从银行或以更低的利率从资本市场融资……

只不过,以上这些条件,陆阳都不符合。

陆阳或许可以从国内以更低的利息从银行或者资本主义市场融资到所需要的投资金额。

但对不起,这些都不是美金,他现在缺的是美金,用于海外投资的美金。

才10%的无风险利润而已,若是眼前这些外资机构的代表能同意他的这份借贷计划书,他甚至准备将六亿美金的额度,提高到9.975亿美金,一年后,那他就发了,他将再也手里不会缺少外汇资金,今后的境外投资也将更显从容不迫。

这便是来自重生者的自信,相信微软一年后的市值定会给他一个完美的答卷。

此时,对面的几个外资机构代表面面相觑,震惊于陆阳的胆子,又惊疑不定的猜测起陆阳这样做的目的。

是否有他们所不知道的内幕消息?

他们低头商议起来。

很快,高盛代表洪森猛地站起,夸张地摊手大笑:“年化百分之十?陆,你当我们是傻的吗!”

他掰着手指计算,“六千六百万美金利息,还不够我们塞牙缝,微软当年可是翻了几千倍,现在若有暴涨,这点收益算个屁!”

旁边摩根士丹利的代表附和:“对!陆先生这么有把握,该让我们分一杯羹才对。不如……来个对赌?”

会议室瞬间安静,外资代表们交换着眼神,贪婪被点燃,陆阳的这份自信让他们动摇了,微软或许真能再创神话。

陆阳嘴角微扬,早料到这一步:“好,那就赌。”

他敲桌定调,“融资的九点九七五亿美金,分批次购入至少六亿微软股票,由我指定的人来负责,我说什么时候抛就什么时候抛,一年后,倘若年化利润低于百分之十,不足部份我补;若有亏损,我全赔,担保物是我手里的小神童股份。”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但若超额,我拿一半利润,另一半归公司,诸位这总该没意见了吧?”

说着,鼓了鼓掌,身后的助理秘书陆妮妮继续从她的公文包里抽出第三份合约,弯腰递到了办公桌前。

陆阳拾起合约,随手甩向对面。

脸上露出自信:“新的合同我已经准备好了。担保的文件上面也有,大家都好好看看吧,若没有异议,麻烦把字签一下。”

哥玩的就是效率。

前前后后上中下三套方案,陆阳居然都有准备,随时可更改。

这一幕,看的坐在他旁边的萧军眼睛瞪的跟牛眼似的。

“操。”

“好帅呀!”

又被这小子装到了,咋不是我?我才是小神童的总裁啊!

洪森等外资机构代表对视一眼,虽然意外陆阳的手段多样化,但是对于这第三套方案他们还是满意的,不用冒风险,还能取得最少不低于年发10%的利润。

“成交。”

“陆,祝你取得成功!”

“虽然我不知道陆先生你哪里来的自信,但这字我签……”

“我也愿意签。”

本身陆阳就是小神童的大股东,又是董事会主席,现在又获得以高盛为首的这些外资机构股东的支持,很快就迅速达成了一致,一份协议雏形已成,一场资本的豪赌拉开序幕。

当然……

消息还是很快就传出去了。

有人不屑一顾。

有人觉得很可笑。

有人觉得这来自东方的小子是在异想天开。

即使微软股价再创新高后,仍然还是一只值得长期持有的高价值股票,但显然这来自东方的小子,太低估了华尔街的券商资本的豺狼属性,他们才是股价背后的真正操盘手。

资本可是吸血的。

有人打赌,只要这来自东方的小子敢当真按照计划购入微软的股票,微软的股价马上就会迎来一波下跌,资本一定不会放过这六亿美金的大蛋糕,到时候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这来自东方的小子,还不得屁滚尿流的选择割肉跑路。

还有媒体也来凑热闹。

采访不到陆阳本人,就单方面的在报纸上批击陆阳的看好微软股票行为,认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有意引导无知民众的盲从心理,奉劝股民们一定要在短期之内谨慎购买微软的股票。

甚至还有机构也跳出来,调低了对微软股价看好的信誉分。

唯有高盛资本等当事人,小神童的股东方资本机构选择了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