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克服困难(1 / 2)

伸了一下懒腰,林瑞耳边传来一阵欢呼声,齐恒,曹东骏,顾海洋,还有顾长安等几位老师傅发出一阵的欢呼。

林瑞看着眼前刚刚组装完成的十八匹大马力的发动机,也面露喜色,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这次,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设计以及组装,终于算是完成了样机组装工作。

接下来就是交给齐恒带头进行做点火试机前的检查工作了。林瑞安排下去,便出了试车小车间,终于还是忍不住轻出了一口气,这段时间 的艰辛,他更是深有体会。

就算是有着实验空间的各种打辅助,各个零部件在制造的样品的过程中也是问题频出,真是一步一停顿,步步艰难。

理论,终究跟实际制造,还是有很大区别,林瑞的通过实验空间输出的图纸就算在完备,但是,现实制造起来,总是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十八匹单缸柴油水冷发动机,依旧是沿袭了当初的小八匹设计理念,秉承结构简单,容易维护,方面打造的,就是一台中规中矩的单缸柴油发动机。

别看这种如同套娃一般的制造,可是其中的制造难度,以及材料各种要求的提升,那可就不是当初的小八匹单缸柴油机能够比拟的了。

这也就是有着林瑞的技术支撑,不然的话,放在正常的专业研究所,没有半年甚至一年 的时间,估计连初样都做不出来,而林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进行到最后的试车步骤了。

就算如此,也是一步一个坎的趟过来的。

就拿发动机零部件中最难打造的,就是曲轴跟传动大轴的制造来说。

按照原来的打造方法,首先在铸造的时候,材料就不过关,就算经过后期各种淬火渗透的方法来提升各方面的性能的方法来处理也不行。

不但如此,炼钢厂现有的连锻式重压机的压力也不够,再用锻造八匹发动机曲轴的方式,锻造出来十八匹用的材料的强度根本不达标。

这还是最难的曲轴,并且,沿袭以前的方法,制造的大马力发动机的各种零件,在各种功率都成倍放大的情况下,经过一步一步的试车之后,也都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有的零件打造工艺,几乎全部推倒重来。

如果只是想要制造一个样机,拿着材料胚子到省城机械厂都能协助加工,可是以后炼钢厂自己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真要拿到外面工厂协助加工,这样不但被人卡住了命脉,而且要事事求人。

就按照现在各个工厂生产情况以及管理情况来看,估计到时候不但会严重影响了炼钢厂的生产计划,他们生产的零部件又是各种不合格,就算再自己工厂里生成出来了十八匹柴油机,那也是各种质量问题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