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脸色微变!
“厂长,这……这可不能冤枉人啊!”
工人一脸委屈:“我可是受了朝廷恩惠才有的今天,厂里不是也规定了【直系亲属不能同厂做工】吗?我一个小老百姓,又没有什么远亲,我哪可能起这种念头?这不是背叛朝廷给我们恩惠的初衷吗?”
“我是不是冤枉你尚且不论。”
厂长有些不耐烦:“但你虽然是第一批工人、老资格,可从规定上而言,你没资格来问这件事!”
工人有些尴尬,随即打算离开。
但离开前,他忽然回头道:“厂长,您真是冤枉我了,只是大家伙有些疑惑而已。”
厂长依旧冷眼看着他,心里有些怒火。
从表面上看,工人所说的都是真的。
底层百姓出身,因朝廷的发展才有当专职工人、改变家庭和未来的希望,这绝对是足够让全家都感恩戴德的事。
而且朝廷的规定,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这利益能被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一个专职工人足可以带动一家数口人的生活,不需要父子或者兄弟齐上阵挤占资源。
但这是理想情况。
现实情况是,人性丑恶到了极致。
有些专职工人,会和另外一些厂的工人互相勾结,推荐自己的子弟或者亲友去他人厂里应聘。
同时,他们也会接到对方的亲属到自己厂里来。
在考核过程中,作为考核者的这些老工人们,就会暗地照顾那些‘关系户’,让他们成为专职工人。
表面公平依旧还在,每一次的专职工人考核依旧只有数个名额,看上去也公平公正。
但暗地里,这些底层工人的勾结已经让此事毫无公平可言。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
四年前,他曾经在这个厂里参加过考试。
在考核的最后一关技术关——由于是石料厂,他们考核的是如果山体有断裂,如何判断危险并且最快速的制作出逃生工具——他亲眼见到一个考核工人给其中一个考生搞了小动作、帮助他获得了高分,自己反而被淘汰。
他可以理解工厂对专职工人的考核。
毕竟此时专职工人很少,需要的是脑子灵活的。
可我家世代木匠,手艺传承不下三代,他当时判断出答案和制作工具都花了一刻多钟的时间;那个人只是和一个考官擦肩而过,就从最开始的愁眉苦脸变成自信满满,随后只用了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就比他还先完成。
他一眼就知道,对方工具粗糙无比,答案也只是标准答案,甚至都不知道一些具体缘由。
可人家就是通过了。
当时他不动声色,只想着之后去告发。
他打听了许久,发现那个考官和那个考生之间居然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甚至不是来自一个县的。
后来他转道去拜了一位在工厂里教书的小先生为师,对方是从齐国而来的,通过招贤馆考试被分配而来。
他拜那个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先生为师,识了字。
在先生走后,由先生举荐在临县工厂里当了正式工,同时也教导着其他工友识字。
也是那时,他才发现这些底层工人中,居然也有着这种龃龉之事。
他依旧不动声色。
因为他很清楚,这种事绝对不止是一个工厂,也绝不是几个工人在干,这绝对是一桩波及全国的大事件。
这种事,没有厂里的领导互相默认,仅靠工人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