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裴鄞家中。
几个教授仍旧在讨论,如何在林玉的时代做出行动能够推动世界发展。
其中一个文学教授,看了眼手机,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发信息给他:“教授,我今天看了《古卷传奇》的下卷,实在是太精彩了!不愧是教授推荐的书。”
温斌看着手机上面的信息,眨了眨眼睛,暗自嘀咕:“难道是我太想要下卷,导致我现在都出现幻觉了?”
贺光启见他一个人在那嘀咕,不由得问:“怎么了?”
温斌没有回答,在面前的电脑上敲敲打打,不一会儿就将《古卷传奇》搜了出来,看着已经变化的介绍,他手都在颤抖:“你们快看!《古卷传奇》!”
所有人不明所以,看着他面前的电脑,瞬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真的是《古卷传奇》!!!”
“有第二卷!林小姐她成功了!!!”
众人欢呼。
时间是早上,跟林玉那边还没有断联。
裴鄞站在二楼,看着几个老教授高兴得手舞足蹈,不由得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天已经蒙蒙亮,林玉等人去镇子上稍作休整。她看着手镯,轻声问:“裴鄞,你在吗?”
裴鄞就等在镯子旁边:“我在。”
林玉感受了一番裴鄞那边的环境,传送了过去,身体瘫软的躺在书房旁边的沙发椅上:“好累,忙了好久都没有睡。”
裴鄞走过去,将林玉抱在自己怀里:“先睡一会儿,等到了时间我叫你。”
“嗯……”林玉抱着裴鄞的腰,脸蛋窝在他的胸口,“可是我还是没有成功,没有救下他。”
“你成功了。”
林玉困得眼皮直打架,听到这话她都有点没反应过来:“成功了?”
她忽然瞪大了眼睛:“真的!!”
“没错。”
听见裴鄞再次肯定,林玉开心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心里还是没有想明白:“可是,我不是没有成功把他救下来呀,怎么还有下卷呢?今天在山寨缴获的那些物品,还有宅子里,我都检查过了,没有找到类似的书籍。”
裴鄞将手机上的内容递给她:“下卷不仅有了,有人说原本以为能写出上卷那么厉害的书已经是黎常明写作的极致了,但是没想到,这本下卷竟然超越了第一卷,比之还要出色。”
林玉看着手机上关于黎常明的画像,墨水画像里,一个穿着儒衫的男人捏着胡子,她盯着画像看了半晌,忽然跟那个老管家重合在一起。
“是他!!”
“谁?黎常明?”
“没错!”林玉站了起来,心中激荡,“原来是他,难怪他的态度这么奇怪!不过这人也太坏了,竟然不跟我表明身份,难道是怕我们是什么坏人吗!”
裴鄞轻笑看着她,满眼宠溺。
原本得知黎常明没死的消息,林玉满心兴奋,原本酝酿的困意已经散去,原本以为接下来会激动得睡不着。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中大石放下,不知不觉便窝在沙发上睡了。
等到午夜十二点,裴鄞将她叫醒:“回去睡,待会儿要是不控制自动弹回去还不知道会落在什么地方。”
林玉点点头,抓着身上的毛毯,意念一动消失在这里。
裴鄞无奈,他原本还想转告她,小组里面已经决定好下一次要做什么,没想到没来得及说她就回去了。
也罢,那就明天再说。
翌日,林玉好好的睡了一觉,一看时间已经早上八点多钟,客栈外面人热闹得很。
她穿好衣服走了出去,就被围在这里的百姓拥住。
一夜之间,林玉的事迹在整个小镇传开,他们都知道面前的人就是击败了山匪的老大。
“林姑娘,实在是太谢谢你了,多谢你给我家男人报仇,被抢走的钱也拿回来了!”
“是啊,林姑娘。我老婆被那张强掳走上山,一尸两命,还好有你给她们报仇!”
“林姑娘,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您拿着这只鸡。”
“没错,还有我的大鹅!”
“我!我的传家宝!”
林玉苦笑着拒绝,艰难的从人群里挤了出去,看着外面没有付景跟鲍英才的身影,才知道这两个人比她醒得早,已经出去躲着了。
而林玉也没着急,而是直接出门去找了黎常明。
沿路找了个摊子买了早餐,那人见是她,一点也不敢收:“林姑娘,您吃我家的东西,那就是我家的金招牌!”
“金招牌?”
“是啊,”那店家笑眯眯地喊了一声,“大家快来!林姑娘吃了我家的烧饼!林姑娘同款!素馅儿两文,荤馅儿五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林玉被呛得咳嗽了一声,在她走出几步之后,看见一大群人蜂拥而上,将小摊上新鲜烙好的烧饼抢了个精光。
她默默对这老板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个经商天才。
林玉挑了个人少的路来到医馆,黎常明睡在医馆里面,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她过去看他,精神头还不错,竟然已经开始拿着笔练字了。
一看见林玉,黎常明眼睛微微一亮:“小姑娘,你来看我?”
林玉点点头,看着他纸上很难看的字,不由得笑了一声:“我学字才两年,都比你写得好。”
黎常明瞪了她一眼:“小姑娘,你要是来嘲笑我的那就赶紧走,我不就是前两天不相信你吗,你就这么对待一个老人家?”
“您不是说您不是老人家吗?”
黎常明哑然,“你就嘴贫吧。”
林玉蹲在旁边看他的手抖得不行,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创造出字数那么多的下卷,实在叫人佩服,不由得喟叹道:“黎先生,您实在是太厉害了。”
黎常明脸上带着笑:“你这女娃娃说话倒是好听,那你说说,我怎么个厉害法。”
“身残志坚?”
“你这臭小子!”
林玉连忙打住,真诚道:“我是神明派来的,神明说老先生您的书能够流传千古。后人见您的书只有上卷,多少人扼腕顿足,叹息不已。现在您能再次提笔,是后世之人的福气。”
黎常明笔下微顿,心中欣喜。
谁人不愿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尤其是这孩子将他夸得天上地下独此一家,就是他豁出老命,也要写出个一二。
而后世记载,黎老先生年轻时旧疾复发,常年缠绵于病榻。
即便垂垂危矣,他的写作质量也从未下降。尤其是下卷写完,老先生亲笔提了此书后序,字字皆风骨,句句显神韵,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瑰宝。
林玉从医馆出来,手镯里传来裴鄞的声音:“玉儿,有时间吗?商讨事宜。”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