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找我就是为这事儿?”
“不是的。”
王小北这才说起正事,“其实是我们知青宿舍里住了太多人,一间房十几个人住着免不了有些矛盾,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老乡家里住,或是自己建个屋子。”
听完这话,虞老五琢磨了一下。
“这样啊,按上级的要求是要集中住方便管理,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
顿了顿,喝口水,继续道:
“其实我们讨论过这个事,要是知青实在住不下的话,原则是可以让你们自己建房子,前提是工分要自己给,并且新建的房子只能在你们现在的大院内。”
“如果要盖在外面,那么进出大门也得在院子里,不能单独开后门。”
“哦?只要工分吗?不需要给钱?”
“哪还用什么钱?咱们队里有自己的林场,可以自己砍木头,石头泥巴什么的也都有,当然了,干活的人工分得你们自己来出。”
听完,王小北微微笑了笑。
这种用工分的方式,听起来没什么,实际上可不简单。
现在粮食的分配,是按照人和工分七三分的。
如果到了年底,工分不够的,就只有七成的粮食。
不够吃,就得从生产队里借,也就是所谓的倒挂户。
想了想,王小北说:“虞队长,我记得每年年底有一次用钱买口粮的机会,对不对?粮食不够吃的,可以用钱买工分。”
这么算起来,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拒绝。
因为工分的价格很低,往往只相当于几分钱或者几毛钱。
虞老五闻言显得有些吃惊。
“你知道这事?”
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城里人通常不太了解这个,更何况王小北他们说到底还是孩子。
王小北笑了笑说道:
“我自己本身就是乡下的,在58年的时候跟家里人搬到了城里,从那以后就没回去过。”
“这样啊。”
虞老五点了点头。
“没错,确实有这个事,但它也有限制……每人最多可以买三百六十斤粮食。”
“这我知道。”
虞老五笑着道,“那就好。”
听到他这么说,王小北脸上再次露出微笑,“那我回去把事情告诉其他人。”
“好。”
虞老五点头,随即补充道。
“对了,你是点长,要注意知青们的情绪和思想,可别让哪个人出了什么问题。”
王小北眉头微皱,“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虞老五摇头说,“没什么,我只是提醒你一下。”
王小北听后,也没有多想,他挥了挥手,便离开了。
望着王小北的背影,虞老五摇了摇头,接着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王小北回到知青点时,女生已经开始做饭了。
经过刚才的争吵,大家相互间都没有说话,气氛有点沉闷。
“小北,大队长咋说的?”
孟欣妍看到王小北进屋,立马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