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天价古董(1 / 2)

魏冠甲按照林东报出的16件古董价格,逐一估摸算计着。

那3件彩陶彩绘古董,同样是绝品,价值不菲。

那件件东汉时期的绿釉灶,陶灶通体施浅绿色釉,前方后圆,正面开方形灶口,灶口装饰成大门形状。灶台上有两个灶眼,上面放陶釜。陶釜有耳,釜身外壁饰弦纹,灶面塑各种食材与烹饪工具。宽大的灶膛便于柴草燃烧,加快食物蒸煮速度。

魏冠甲熟知彩陶,这陶灶虽然是作为随葬品,却反映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

两汉时期,人们“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随葬大量明器,以求在阴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的一件绿釉陶灶,是任何一位大富大贵人家都想拥有的。向这类人群出售东汉时期的绿釉灶,你就是狮子大张口,他们也会接受,不愁卖不上高价。

那件东汉时期的陶庖厨俑,庖厨俑头戴高帽,身穿右衽衣,腰中系带,屈膝于地,袖口撸起,双手在俎上治鱼。俎下的盆,置放收拾干净的食材,以备烹饪之用。

魏冠甲知道,巴蜀地区在东汉至蜀汉时期,特别流行这种面带笑意,充满幸福感的庖厨俑,俑以男性居多,也偶有女性。

考古车里的那尊庖厨俑为女性,系四川彭山出土,让人联想到风姿绰约的厨娘。

那件陶庖厨俑同样能卖出高价。

另一件北魏时期的陶彩绘簸米女俑,女佣身穿长裙,双手持簸箕,半蹲作簸米状。她手里的簸箕是用藤条,柳条或竹篾编成的撮子,形似铲,敞口,簸米时,双手握住两边,用力颠簸箕,掺杂在米内的糠皮等杂物,因为较轻,就会被分离出去。

魏冠甲清楚,北魏时期的持簸箕女俑较为常见,是父女参与农业劳动的真实反映。

这三件彩陶彩绘古董,可构成完整的一套,生产生活毕显,均是绝世珍品。其价值虽然不能与那3件青铜器相比,但在现今这个时期,随便就能卖到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