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是直接绕过了学院,绕过了高校。
一众校长顿时议论起来了。
这将是一场变革。
彻底改变了国内大学的运作模式。
这其中,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是,经费申请绕过了院里和学校。
这会省却很多的麻烦。
而且还杜绝了在高校里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论资排辈。
有资历的老教授,更容易拿到更高的科研经费。
而年轻教授,只能排在老教授后边。
但是现在,不管是老教授还是年轻教授,都要统一申请,统一审批,并且是经由基金会那边审批。
不用想就知道,基金会那边审批经费,可不会管什么论资排辈,一切只看科研成绩。
这就给了年轻教授机会。
至于说学部这边的审批,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是杨文松客气一下。
真正的审批,肯定还得看基金会那边。
毕竟人家才是金主。
而弊处就是,杨文松剥夺了学院、学校在经费审批方面的权力。
任何一项权力,只要能拿在手里,那就可以变现。
无非是变现多少的问题。
没了这项权力,就少了一条变现的途径。
这肯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的。
只是现在看来,这些人的反对,对杨文松恐怕是没什么用处。
杨文松这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是几乎已经定下来了,不会因为几个人的反对,就轻易更改。
真要是反对的厉害了,那杨文松恐怕就甩手走人了。
所以,几位校长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同不同意学部的问题,而是如何认识学部的职能,如何来实施这项举措,以及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学部跟学校、学院之间的关系。
一句话,在座的这些高校校长们,要想办法去适应杨文松的变革,跟上杨文松的步伐,而不是去质疑、反对杨文松。
质疑反对杨文松的,刚才已经离开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高校校长,在座的几人,都意识到学部的重大意义。
至少对于学术方面来说,学部的成立,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而且,学部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大学城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
没有这个学部,那大学城的各个高校,就只不过的凑在一起罢了。
几位校长讨论了好一阵。
最后,余治平总结性发言:“关于学部的组建,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我们所有人对此都表示支持,至于具体的一些细节问题,回头我们再深入的讨论,争取尽快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来。”
杨文松点点头。
如果这些人不同意组建学部,那他就没必要再待下去了。
现在看来,几位校长还是挺明智的。
学部的组建,算是解决了大家所关心的经费分配问题。
反正就是能者多得,跟资历、学校都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各个学科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闫涛就问了一个颇有几分无奈的问题:“杨总,我想问一下,是每一个学科,都会成立学部吗?还是说,只有那几个重点学科才会成立学部?”
杨文松回道:“是每一个学科都要成立学部。”
闫涛苦笑着问道:“那我们这个厨师、汽车维修、电气焊……”
不等他说完,杨文松就说道:“也要成立学部。”
闫涛愣愣的看着杨文松,说实话,他有点不太理解。
倒不是说反对,而是不理解这样几个专业成立学部还有什么意义。
毕竟,这几个专业,就只有他们职业学院开设。
而且,这几个专业,根本就没有成为A+的可能。
因为这就不是本科专业。
杨文松看到了他的不解,也看到了其他人眼中的戏谑之色,就说道:“不要觉得这几个专业上不了台面,正如刚才侯校长所说的,有教无类。我们大学城,当然是要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但不代表我们就放弃这些考五百分、考三百分的学生。而且,古人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厨师、汽车维修、电气焊这些专业,就不能培养顶尖的人才了?那些国宴大师,是不是顶尖人才?那些大国工匠,是不是顶尖人才?不是只有搞高科技研发的,才叫人才,任何一行里边,只要做到了最顶级的层次,那都是人才,也都是我们这个国家所需要的。”
闫涛一下子激动起来了。
那是一种被人认可的激动,就好像终于找到知音,能认同他一直以来所做的事了。
没错,谁说只有那些搞高科技的才是人才?
职业学院,一样可以培养出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