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朝会争论(2 / 2)

这也算是他每次上朝的保留节目了。

谁叫什么项目,最后基本都要跟财政部门挂钩呢?

周绪并没有要阻止他们的意思。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

只要双方别给他扯歪理,玩诡辩,周绪基本就不会插手。

毕竟这要是什么事情,都需要他琢磨,那他这个帝皇当的得多累啊?

这手底下的人,平日里也得多动动脑子才行。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个申请,又将以宋部长大胜而归告一段落的时候,朝会大殿之上,突然响起了两声干咳,紧接着,一个满面笑容的中年男子,不紧不慢的站了出来。

看到对方,宋金玉嘴角的笑意顿时收敛了几分。

【我还当是这小子刚上任两年,急于表现呢,原来是被你个老登踢出来当急先锋了。】

眼前这个中年男子,名为梁宽,别看他满头黑发、精神抖擞,实际年龄已经八十多岁了,是当年梁国的一个小官。

双三星的优秀人才,凭借着多年经验的积累,如今担任东北地区的区长,可以说是那一块的总负责人,刚才那位王部长的顶头上司。

由于早年在梁国当过官的缘故,所以多少沾染了一点陋习,喜欢整点弯弯绕绕的东西。

就比方说现在。

明明是自己的意思,自己不出来说,踢个部下出来冲锋陷阵。

看着部下都要被宋金玉一套连招带走了,这才出声。

当然,这点小陋习无伤大雅,这些年来,对周绪忠心耿耿,做事兢兢业业,能力也是有的,不然也当不上区长。

“宋部长刚才的话都没毛病,但一切要是卡的太死,就没有容错率了,万一哪天出了个什么状况,延误了,那相关的事情可就全耽搁了。”

“……”

宋金玉刚才的话,核心思路就是效率是够用的,并没有出现延误的情况,再增加铁路和蒸汽火车,纯纯就是浪费财政经费和劳动力。

在这个前提下,梁宽在承认这点的同时,直接绕开了这个问题,没跟他扯来不来得及、够不够用的问题,而是将重心放到了容错率上。

容错率本身就是个微妙的词,但也的确是个需要注意的点。

有些事情你安排的太紧凑,就没有容错的空间,但凡出点差池,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到一大批相关部门单位。

这一下子倒是把宋金玉给难住了。

就像对方之前,谁也没办法说他说的有问题一样,眼下他也没办法说梁宽提的这点有问题。

眼瞅着两人快要僵持不下,就在这时,看戏看的差不多了的周绪缓缓出声……

“好了,这事情依我看不如这样。”

周绪一边说着,一边整理好了思绪。

“前往罗刹区的火车,缩减为一个月一趟,其他时间,主要为东北地区内部提供运输服务,这么一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不需要再额外增加一条铁路和火车。”

这人在各持己见斗起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开始钻牛角尖,思维也会随之变得狭隘。

但周绪是旁观者清啊,事情本身也不复杂,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给出了个姑且能称得上是‘两全’的办法。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