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多大点事儿呢(2 / 2)

景泰帝一听那还了得,自己儿子什么操行他还能不知道于是赶紧起身道:“走走走,带我去瞧瞧。”

拓跋尚这会儿在书院里可早就是管理学生的一把手了,之前什么猛虎青龙的都被夏林给改了,改成了学生会。但相比起来这会儿的他因为身上有切切实实的责任了,所以一眼看上去就要比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精神许多也气派许多,跟景泰帝站一起时,高大威猛的拓跋尚甚至把他爹都弄得像个城里来的二流子。

这会儿拓跋尚也十七八了,若不是读书现在都已经是要成家的年纪了,而张柬之的姐姐与他一般大,景泰帝见到这小姑娘之后倒是觉得挺欣赏的,于是便问了问她家里的出身,听到是商人时眉头却皱了起来。

“这个出身不好办啊。”景泰帝侧过头看了夏林一眼:“你知道宗家对这个卡挺严的。”

这个夏林倒是不觉得奇怪,都别说是皇家了,就算是那些个所谓的商贾豪门也肯定不会随便一个人都接纳的,虽然景泰帝贵为天子,但在婚丧嫁娶这方面,说实话他是没有什么自主权的,不然不早把金莲娶回去了么。

他当皇帝的都没有,当太子的难不成就有了

但看到人家小情侣之间的互动却是让他着实羡慕了,他当了半辈子世子半辈子皇帝,人间何等的繁华都体验过,唯独没有体验过这少年时炙热纯粹的爱情,但一想到未来这俩人很大概率是要因为身份问题被迫分开,景泰帝心中还是挺不是滋味的。

“你有什么法子没有,棒打鸳鸯,他那小子的脑子又不好,不得恨我一辈子我有个好爹,他没有,也是个可怜孩子。”

景泰帝终于还是开口求人了,要知道他虽然浑浑噩噩的,但到底是皇帝,这辈子也没咋求过人,但这次可算是实实在在的开口求人了。

“她的弟弟是我的弟子。”

“可以了。”景泰帝双眼都顿时有神了:“有这个就足够了。我去看看你那弟子。”

因为现在他们就在张柬之的家中,而这会儿张柬之刚巧出门了,所以景泰帝等了一会儿才算是看到了张柬之。

别看这家伙现在瘦瘦小小且看着没啥能耐,但他那一张专门吐槽的损嘴却已经初具雏形,一对话就让景泰帝感觉面前这人是张仲春返老还童……

“哦,原来如此。那我再问你,若是你为一地县令,县中闹了饥荒你该如何处置”

张柬之看了一眼夏林,然后欢快的答道:“那要看是什么情况了。”

“粮食只够十日,但赈粮却要三十日才到。”景泰帝背着手笑问道:“因有瘟疫,任何人不得离开县里。”

张柬之听完后抿了抿嘴,表情也变得特别严肃:“那唯一应对之法便只有收拢全部粮食,让老、弱、病、残者赴死,保住青、壮、幼、童。”

景泰帝听闻这个回答其实略带几分不悦:“景泰朝可是以五义立国。”

“那活一半与全死,谁更大义先生说过,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名声固可贵,但比名声可贵之物比比皆是。”

景泰帝呵呵一笑,但却带着几分无奈的抚掌说道:“好好好,好你家的自成一派啊。那我问你,若有人篡朝,你却在篡位之人手下为官,你当如何”

“都当官了,还如何,干活呗。”

听到这个答案景泰帝青筋都跳出来了,他指着夏林说道:“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徒弟”

但张柬之此刻却嘿嘿一笑:“篡朝那是他们大人物的事,忠君嘛,也没说忠哪个君,是个君都行。”

“那若是异族呢”

这会儿景泰帝肚子里已经有火气了,他没好气的再次追问道,倒是想要给夏林留下几分面子。

“尽人事,听天命。如无万全把握,绝不慷慨赴死。若有万全把握,复我大好河山。”张柬之认真的回答道:“不过若我一人身死能换同仇敌忾,那倒也值。只可惜这个很难,需要徐徐图之,活下来才有希望。”

景泰帝叉着腰叹气道:“你就不能学学你师父他那硬骨头你是一点都没学会啊。”

“师父若是骨头真硬当年也不会去到当今圣上面前卖弄文采了。更不会为先帝谄媚献礼。若是骨头真硬,他就该纠集三千乡勇发兵北上,请大魏赴死。但师父没这么干,他东求西讨,委曲求全,用了十余年才有今日。”

这一番话把夏林眼泪都快说出来了,弄得一个三十多岁老爷们仰头四十五度看着天,为的就是不让泪水流下。

景泰帝看了一眼夏林那逼样子,倒是有几分不服了,于是继续问道:“那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

“陛下啊。”张柬之咂摸了一下嘴后说道:“有些事不当我评价,我不配啊。这位先生。”

“你说就是了,这里没外人,我跟你师父是好兄弟来的。”

张柬之哦了一声,然后便开口道:“当今陛下平平无奇,论文不如先帝,论武不如李渊。政务也是一般,若是放在一般时候当个守成之君都不成。”

“我掐死你得了。”景泰帝撩起袖子:“个死孩子。”

“不过嘛。师父有句话说的好,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九万里。虽说陛下能耐有限,但他却独得一份天命。虽说有良种,但良种也要配天机。这便是天时。而因李唐横亘于北汉与大魏之间,天然多了一分屏障,再加上李唐内亏之重让他们只能结城打呆仗,一时半会无法南下也北上不得,所以这便让大魏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此为地利。而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懒政逃政不管事务,但因如此却有一大批年轻有为且不被世家收拢的官员冒了出来,反倒是打开了新格局,此为人和。”

张柬之说到这里便开始总结了起来:“总的说来,陛下算不得是一个好皇帝,既不勤政也无有什么手段。但架不住陛下便是天命,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便能政通人和国家兴旺,后有没有来者不知道,但定是前无古人了,但也没人能说出什么来,毕竟这命数也是能耐的一部分,他人求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