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0章 博弈开始(2 / 2)

省纪委书记唐国富这时也放下茶杯,语气沉稳:“从纪委的角度看,我更倾向于方东来同志。赵玉明同志在夏文杰案、齐云伟案中,虽然没有直接违纪,但存在失职渎职的嫌疑,不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期间,没有收到过任何违纪举报,而且在配合省纪委调查齐云伟案时,主动提供了不少线索,表现出了很强的纪律性。”

省长刘汉生一直没说话,这时轻轻敲了敲桌面:“我补充一句。公安厅长不仅要懂业务,还要能推动政法系统的改革。齐云伟潜逃后,省厅的士气受到了影响,需要一个有魄力、能凝聚人心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年轻,有冲劲,在基层有威望,适合带领省厅走出困境。赵玉明同志虽然资历深,但思想可能比较固化,不利于改革推进。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还要看大家的意见。”

听到这几个人的话,文春林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的目光看向几个原本打好招呼的常委,只见几个人眉头紧紧皱起来,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如果仅仅是林达康的发言,大家可能还会跟着文春林的脚步走。

毕竟谁都知道,随着沙瑞明上调中央,刘汉生退休,汉东的下一步调整,很可能是沈青云和文春林搭班子。

这种时候,自然可以卖他一个人情。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唐国富和刘汉生都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了沈青云,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于是,接下来其他常委的发言,让文春林的脸色,愈发阴沉。

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表示:“从宣传角度看,方东来同志有正面典型的特质,他的事迹容易让群众产生信任,有利于提升公安系统的形象。赵玉明同志虽然没什么负面新闻,但也没什么亮点,不太好宣传。”

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则比较谨慎:“两位同志各有优势,关键是看谁能更好地配合省委的工作。我建议再听听基层民警的意见,比如搞个民主测评,更客观一些。”

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从“队伍建设”角度发言:“公安队伍也是纪律部队,需要有铁腕的领导。方东来同志在京州整顿过派出所的纪律,效果不错;赵玉明同志对下属比较宽容,可能不利于队伍管理。我倾向于方东来同志。”

文春林看着越来越多的常委倾向于方东来,脸色愈发难看,却依旧没有放弃:“各位同志,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政绩,还要看长期的稳定。赵玉明同志熟悉省厅的人脉,能稳住局面。方东来同志虽然能力强,但刚到省厅,可能会水土不服,反而影响工作。”

沈青云立刻反驳:“文部长,稳定不是一团和气,而是要风清气正。齐云伟在省厅搞小圈子,就是因为以前的稳定思想,才让他越来越大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型的领导,而不是维持型的领导。方东来同志虽然没在省厅工作过,但他在京州的经验,正好可以用来整顿省厅的风气,这才是真正的稳定。”

………………

上午十二点,讨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常委们的意见逐渐清晰,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方东来的。

只不过文春林毕竟是省委组织部长,他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

沙瑞明看着面前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每位常委的发言要点,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语气威严却平和:“同志们,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也都记下来了。选公安厅长,核心是选对人、干对事,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老百姓忠诚;二是干净,自身廉洁,没有违纪问题;三是担当,敢碰硬、能干事,能带领公安队伍走出困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文春林身上:“春林同志,你推荐赵玉明同志,出发点是熟悉业务,这个可以理解。但我们也要看到,赵玉明同志在纪律意识、担当精神上,确实存在不足。汉东公安系统刚经历过廉政风暴,需要的是能刮骨疗毒的领导,而不是讳疾忌医的干部。”

然后,他转向沈青云:“青云同志,你推荐的方东来同志,在基层有政绩、有口碑,纪律性也强,符合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但也要提醒他,到了省厅,不能只靠冲劲,还要学会统筹协调,团结省厅的老同志,把工作做好。”

沙瑞明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认为方东来同志更适合担任省公安厅厅长。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按照程序,我们还是要进行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听到这几句话,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很明显。

省委书记沙瑞明,是赞成沈青云意见的。

这一刻,文春林的脸色非常不好。

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他很清楚的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任命,更意味着上面对于自己和沈青云的某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