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日进斗金的二代们(1 / 2)

江湖话事人 三十一 1275 字 2个月前

当晚七点,万圆县海宴楼。

三楼的包厢里,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当初跟着田宇,李伟均等人身后伺候局的董大器和鹏翔,现在也被簇拥着坐在了主位上。

“都说英雄出少年!”

“之前我还对这句话,并不太理解,甚至对嘴上无毛的小伙子,稍有些偏见。”

“但自从我认识了翔子兄弟,跟大器兄弟之后…”

“我才发现,我这种老古董的观点,完全是错的!”

“年轻不等于没有能力啊!”

“来来来,大器兄弟,翔子兄弟,老哥我敬你们一杯!”

“没别的意思,就是佩服你们的办事效率!”

一名头发略显稀疏,年龄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举着酒杯。

他嘴里的漂亮话,就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地往外蹦。

男子名叫杨春,是万圆县的一名小建材商。

当然,他这个“小”,也是相对于工程项目这一块儿而言。

事实上,杨春在万圆县,也算是有一号的人物。

不说多了,他个人的总资产,即便达不到千万级别,但相差也肯定不远了。

而干过工程的朋友都知道,工程款这玩意儿是很难要的。

一来,很多时候干工程,都需要事先垫资。

如此一来,只要一个环节卡住了,后续的流程,都难以跟进。

二来,在这个年代干工程,存在很大的人情因素。

换言之,你要是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相应的人脉。

哪怕你具备了相应的资质,可光靠打开门等着生意上门的话,等到破产,你也没机会入门。

再加上资金短缺,隐性债务,以及三角债等多种因素。

很多时候,工程款动辄两三年下不来,也是常有的事儿。

很多干工程项目的老板,表面上看,是盈利状态。

可因为诸多因素,被硬生生拖黄摊子的,并不在少数。

以杨春的体量,要说因为一两笔工程项目,被完全拖黄摊子,肯定不至于。

但积少成多啊!

再加上,总共就只有一个多月过年了。

杨春看着那厚厚一沓,加起来接近百万的账单,心里也确实发愁。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

很快有人给他介绍了,目前万圆县的“当红炸子鸡”,鹏翔与董大器。

自从唯楚在万圆县出名以后,鹏翔和董大器这种二代,就再也没缺过活干。

例如讨账,调解等主动找上门的生意,鹏翔二人确实是接到手软。

并且,对于这种“接私活”的行为,李伟均与一般的大哥,完全不一样。

要是换成其他所谓的“大哥”,在他们看来,混社会,就应该是大哥有肉吃,小弟就有汤喝。

打个比方,鹏翔要是换个大哥,他出去要笔账,到手三万块钱的话,最少得上缴一万五。

原因很简单,在大哥看来,你的钱能够要回来,那完全是仰仗了他的威名。

这种现象,在这个时代,并不算少见,反而比比皆是。

但李伟均,以及他背后的唯楚,则像是浑浊世间的一抹清流。

他非但不会抽成,又或者禁止。

相反,在态度上,李伟均还很支持。

关于这件事儿。

李伟均等唯楚高层,其实也进行过一次内部讨论。

但最终,李伟均还是跟众人统一了意见,并坚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