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存在决定意识(2 / 2)

但是没用,国内任何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皇帝都不是一条心。官员、军队、民间势力,都不是一条心。

说句难听一点的话,过去大家都能忍受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现在看了世界,看了东华北部,谁不动心呢?

这就是民心所向,这就是大势所趋。

当年封禁的屠龙术一书,反向助推了该书在民间的传播,这是贾琏最初主张封禁时就预料到的。

推行教育普及了,民间开民智了,很自然就能走到这一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的群体大量存在,自然会产生新的意识,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会发出声音,不可能坐著等死的。

当然了,就国内的情况,还是分地方的。

沿海各省工商业发达,他们对于变革的呼声就更高一些,中部省份受到沿海影响,一半一半,西部北部等省份,自然是趋于保守,最好维持现状一万年不变。但这是不可能的,但新的思潮传遍之后,年轻人注定会被带动起来。

国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的这段时间,欧洲经历了短暂的和平。各国开始专心发展,经营殖民地。

当然了,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酝酿的时间,加上这个时代是个大发展的时代,思想界的变化速度并不快。

一开始还是很朴素的要求,朝廷必须明确保护私人财产不受皇权和公权力的随意侵夺。

类似的呼声,一开始出现在媒体上,但很快媒体被封禁了。皇帝的态度出来了,你们还想造反,做梦?

朕即国家,谁来都不好使。

这段时间,贾琏是真的安静,贾家人也都很安静。贾荃也从海军退休了,贾荫官至两广总督,想要再进一步,却迟迟没能回京。

原因也很简单,皇帝给压住了,就在外面做官吧,别做京官了。

很多事情是有迹象的,随著贾荫也从总督的位置上退休后,贾氏族人的后代,纷纷选择了离开本土,前往澳洲、南洋、东华、安西等地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贾琏的孙子辈则选择了从军,他们在海军和陆军之中,混的不上不下的,高的能混到少将,低的在校官打转,再想往上走就很难了。

皇帝防备贾氏的嘴脸,已经都不遮掩了。

贾氏族人也没闹腾,在军中也很安生,老祖宗还在,谁都不敢闹,想闹也闹不起来,刚串联就被自己的堂兄弟抓起来打一顿。

贾、贾荃、贾荫的儿子加起来有十五个,其中一半在海军,最差的都是个舰长,最好的是南洋分舰队司令,另一半在陆军,分别窝在安西军区,南洋军区,这两个地方是贾链的基本盘。

这么说吧,就算是贾氏的闺女嫁人,也都是优先选择这些地方,其次才是内地一些无官无职的人。

贾家也不差钱,女孩们可以随意选择婚姻对象,结婚之后家族给一笔嫁妆,每年还能领到一笔基础生活费。

实际上贾氏的女婿,多在工商界和教育界。

又过了十年,贾链一百岁了,总算是显得有点老态了。现在走路,其实还是不用人扶著,还是能自己走的很快,但怎么说呢,装也要装走不动。

贾链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每日写点东西,国内能发的就发了,不能发的拿到东华去发。

不过怎么说呢,贾琏的东西,不能发的属于极少数。

所以,人们总能隔三差五的在报纸上看到贾琏的文章,探讨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历史问题。

最近十年,贾琏的文章集中在研究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区别之上。

贾琏一百岁的时候,非洲出大事了,南非发现了巨型金矿。

这一家伙,布尔人和英国人对上了。英国人一开始是想来问的,但是人家不买帐。

关键是现在德国起来了,威廉二世要跟英国比海军,比造舰速度了。

这海军竞赛开始之后,全世界都被连累了。什么新思潮,闹腾了十年,关注度突然被世界军备竞赛给吸引了。

英国人放了话,舰队规模一定要是德国的两倍。来吧,开整吧。

中央帝国这边一看这阵势,英国你想干啥?

不行,我们也要跟上,于是宣布,中央帝国的舰队规模与英国海军的规模相比,永远都是3:2。

大洋对面的东华则表示,不到两倍啊,剩下的我们补上了。宗主国要干谁,招呼一声,保证跟上。

如此一来,澳洲的铁矿价值开始飞速攀升,薛家人靠卖铁矿,都成首富了。

皇帝不是没动过念头,收了薛家人的铁矿经营权,但是一试探才发现,陆军,嘿嘿嘿,海军,嘿嘿嘿,内阁,嘿嘿嘿。

然后只好消停了,改成要求薛家的铁矿上市。

薛家则表示,澳洲在干正帝时期,就明确了薛家的私人领地地位,薛家人没有上市的打算。

皇权被撅回来了,皇帝很生气,但是没啥用。现在皇帝发现,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想要落实,只有宗室和外戚支持。

难怪当初他做太子登基之前,要先拿宗室和外戚开刀。这帮人,总是掇著皇帝去抢别人的东西。

讲是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际操作则是另外一回事。你能当皇帝,那是因为所有人认可你能当皇帝。

所有人都不认可你的时候,皇帝就坐不稳了。

皇帝看到了危机,但是毫无办法,这个国家别说跟五十年前比了,就算是十年前都大不一样了。

现在有一件事情摆在皇帝的面前,就让他很头疼。那就是一直以来,内阁军方的代表,从李琬时代开始,一直都是宗室在做。现在军方有人呼吁,作为军方在内阁的代表,宗室却不能为军方谋利益,是不是该换个人了?

皇帝大骇!

国内不消停,国外也一样,英国人正式对布尔人提出了要求,并表示要武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