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不能实现的愿望(2 / 2)

别的病人在这个时候,想到的是自己家里,刚四十出头的文弱的丈夫,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在干休所里养老的父母。季总也想过,但只是一闪而过。平时她就对他们关心的不够,没有她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未见得就不好了。

季总的生活就是华艺国贸公司。她怎么怀的孕,怎么生的孩子,她不记得了。但是,她怎么把华艺国贸公司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她记得清清楚楚。她花在华艺国贸公司上的时间,远远多于她花在女儿身上的时间。她对她一手培养起来的九个大学生外贸员的关注更是远远多于对自己女儿的关注。

公司里有人在指责季总指定的监管员田雯雯办事不力,为什么直到田雯雯选择退出项目组,她才指出徐建民业务上的问题?田雯雯在徐建民项目组是拿了一年多收入的。这算不算田雯雯和徐建民合谋欺骗公司?

自从季总当上华艺贸易公司的总经理、法人代表,她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早就不再是当年给领导做翻译的没见过世面的文员了。公司里还以为她是被业务一部这点儿出口业务坏账吓破了胆,他们也太小看今天的季总了。想到这里,一丝得意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季总没有血色的脸上。

业务一部出口铸铁管件业务出现问题,并没有出乎季总的预料。华艺国贸公司作为一家新组建的外贸公司,没人才没业务没产品,白手起家。华艺集团人才出现断层,别说做外贸,能把英文字母表认全的就没有几个。季总好歹算是日语专业人才,她当仁不让要挑这个担子。面对人才荒,季总一次性地进了九个大学生外贸员。这么大规模的接收大学生,在华艺集团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季总一心想把这九个大学生外贸员培养起来。只有这九个外贸员成长起来,华艺国贸公司才能真正成为一家外贸公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外贸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九个外贸员中只有贾勇一个人不是外贸专业科班出身的。在招贾勇进公司这件事上,季总确实看了老尹的面子。季总资历浅,做华艺国贸公司的一把手不能服众。华艺国贸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让几个部门给腾几间办公室都办不到。老尹管三产,顶着很大的压力重新调整办公室,这给季总救了急。

季总觉得老尹是个很实在的人,他推荐过来的贾勇,应该也错不了。不过看到贾勇的二类本科大学学历,季总还是犹豫过。季总让老尹把贾勇带来见了个面。小伙子看着精明强干,季总觉得还行。又看贾勇的简历上学习过注册会计师课程,她想,要是贾勇当外贸员干不下去了,就让他去财务部当个会计,这小伙子看着稳重,当会计应该能让人放心。

在老尹的安排下,贾勇早半年就到公司来帮忙了。那个时候陈淑娜手下正缺人手。他就跟着陈淑娜跑业务。没想到,贾勇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不是外贸科班专业的贾勇,反而在业务上成长的更快。他第一个参加了广交会,第一个独立承接了外贸业务。外派以后,贾勇在所有外派的外贸员中,业务做得也是最好的。

贾勇回国述职的时候,来医院看望过季总。季总觉得,在巴西工作了一年的贾勇,跟他在国内工作时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贾勇不再是那个在广交会上做工艺品出口业务,初出茅庐的贾勇了,他现在更像是来参加广交会的外商。

季总对贾勇的成长感到很欣慰,在她设想的跨国综合商社的发展规划中,就是要孵化出一批像贾勇这样的外商。他们在国内依托于华艺国贸公司,在国外,深深扎根于当地市场。贾勇的成长让季总看到了发展跨国综合商社的希望。

季总记得,她宴请巴西客户叶先生的时候,叶先生夫妇跟她说,准备给贾勇介绍一个巴西女朋友。如果贾勇在巴西成了家,他就真的在那里扎下了根。想到自己一手培养的外贸员,就要在国外成家立业,季总开心地笑了。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参加贾勇的婚礼啊,现在看来,这恐怕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