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木炮炸膛(1 / 2)

弟子们不知,那囊里除短铳外,还有一只“听瓮”——陶制,薄壁,专听墙根下的呼吸。

今日,他是来当“先生”的,也是来当“猎人”的。

铃再响,诸生入“讲书堂”。堂为回字形,中间天井,上覆铁网,网眼如鸽蛋——前日火后新装,防再有人自屋顶索火。堂内三十案,案距六尺,案面刻“尺规”与“炮膛剖图”,墨槽旁嵌小铜算盘,可拨算弹道。

邓晨登台,不拿书,只拿一支粉笔——自烧的石膏粉加胶,写在铁黑漆板上,白痕如刃。先画一圆,再画一抛物线,圆是炮口,线是弹迹。他声音不高,却字字穿堂:

“诸君知火器之利,可知火器之弊?利在远,弊在偏;利在猛,弊在燥。燥则易炸,偏则误伤。救偏者,算也;救燥者,心也。心不正,则火反噬;算不清,则弹倒飞。”

说话间,粉笔忽地一折,“啪”弹出一缕白尘,尘里掺“磷粉”,遇日光即闪。白尘飘向第三排东侧一案,案后少年“呀”地一声,袖口不慎沾尘,瞬起火星。少年急拍,火星却沿袖直窜,竟露出内里一层“火浣布”——耐火之布,常人无由得。

邓晨目光一掠,笑如春风:“这位同窗,袖里藏火,可是想给先生点烟?”少年面色煞白,起身欲辩,却见邓晨指尖已捏起一枚“湿棉丸”,轻轻一弹,棉丸击中火星,“嗤”灭。少年唇抖,终是坐下,额上冷汗淋漓。

墨云风坐于末排西侧,膝上摊一册空簿,却以炭条速写少年眉目——鹰钩鼻、左眉断痕,耳后有新月形灼疤。她于心里记下:三号,疑。

午膳,书院自办“大锅菜”,菜色简单:藜藿羹、菘叶卵饼、芹芽拌豆。邓晨与诸生同釜,自取木盘,盘边却以指甲悄悄划一道浅槽——槽内嵌“银箔试毒条”,银条未黑,菜可入口。

沈观澜此时也在膳堂里,不过他的穿着却与其他人不同。他身着一袭儒衫,腰间佩着“学长”的青衿,显得风度翩翩。他的职责是负责“分羹”,也就是将大锅中煮好的羹汤分配给众人。

只见他手持一柄长柄木勺,从釜底舀起一勺羹汤。那羹汤的表面漂浮着几片细叶,仔细一看,这些叶子的边缘微微泛紫,这竟然是毒芹!毒芹与普通的芹菜长得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叶缘多了一些锯齿,而且它的汁液带有杏仁味,一旦误食,会导致喉咙肿胀。

然而,沈观澜却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手中的勺子轻轻一转,那几片毒芹就尽数落入了自己的盘中,而原本应该分给众人的普通芹菜则被他分发给了其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