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晨以靴底蹭去血迹,嗤笑:“字丑,血也稀,下次换浓墨。”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邓晨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黑石渡。这里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河水在这里迂回环绕,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浅滩。浅滩上布满了黑色的石头,颜色如同铁块一般,坚硬而光滑,可以用来磨刀。
按照原定的行程,邓晨他们计划在夜间渡过这个浅滩,然后在对岸的驿馆里歇息马匹。然而,当他们到达渡头时,却发现这里空荡荡的,没有一艘船只可供渡河。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渡头岸边竟然停泊着一排巨大的“木箱”。
这些木箱的表面被桐油刷得发亮,看上去既像棺材,又像浮筏。木箱的侧面凿有小孔,孔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铜管,管口还塞着木楔。邓晨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什么——这是“火油浮雷”的变体!显然,卢芳将棺材改造成了“火棺材”,只要有人踏上这些箱子,木楔就会被弹出,火油遇到空气便会立刻燃烧起来,无论是水上还是水下,都会瞬间变成一片熊熊火海。
墨云风低声对邓晨说道:“我闻到了石脂的味道。”邓晨点了点头,他也嗅到了那股淡淡的石脂气味。石脂,也就是石油,在中原地区被称为“黑汤”。卢芳竟然从朔方高价购得这种珍贵的资源,并将其用在了这里。
邓晨抬起头,目光投向了滩头的芦苇深处。在那里,有一个老翁正悠然自得地垂钓着。老翁头戴斗笠,将其压得低低的,几乎遮住了眉毛,但他手中的钓竿却笔直如枪,竿尖系着一条鲜艳的红绸。那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面缩小的旗帜。
邓晨笑了,高声道:“老丈,鱼可大?”老翁不答,只抬手一抖,红绸“啪”地炸出一声脆响,像鞭梢。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那排木箱发出“咔嚓”一声脆响的瞬间,铜管和木楔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同时弹射而出。紧接着,一股黑色的油状物如泉涌般汩汩地流淌出来,迅速铺满了整个水面。眨眼之间,一层幽蓝色的火苗“轰”地一下猛然窜起,借着风势,如饿虎扑食般直扑向渡头!
“退!”邓晨见状,大喝一声,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人却已经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地扯开了第二包“戏珠”。但这一包“戏珠”却并非如之前那般用来发烟,而是一种专门用来压制火油的“发沙”。包里混合了细沙和干粉,其作用就是要将熊熊燃烧的火油给压制下去。
只见沙包落水的瞬间,发出“嗤啦”一声响,那原本嚣张的火舌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按压了一下,火势猛地一矮。然而,由于火油层实在太厚,这点沙子仅仅只能覆盖住一小片区域,转眼之间,那被压制下去的火舌便又重新卷土重来。
邓晨眼疾手快,他反手一抓,从驮马的背囊中如变戏法一般扯出了一匹“洛阳缯”。这“洛阳缯”乃是一匹洁白如雪的长绸,宽约五尺,长达三丈有余。邓晨动作娴熟地将缯布的一头紧紧系在马背的铁环上,而另一头则牢牢地握在自己的左手之中。紧接着,他右手一挥,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长刀已然出鞘。
邓晨双腿一夹马腹,口中轻喝一声,那匹乌骓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