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东线一阶段(2 / 2)

不过虽说俄军不会像otL的苏军那样不堪一击,德军也不是otL的德军,现在的德军进攻部队矛头实现了自动武器的列装,冲锋枪班更换为了突击步枪班,德军的坦克与俄军相比也具有优势,空军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德军空军直到这时候才发展起来,俄军空军的发展更为缓慢。

陆空协同作战之下,德军在初期的推进阶段依然顺利,仅仅过去了一周的时间,德军先头部队就打到了基辅城下,装甲军矛头在基辅城外休整等待后方的援军和补给。

北方波罗的方向装甲军的作战目标有二,一是向北进攻切割波罗的地区,将这里的俄军切割包围,二是突进至白俄罗斯的俄军后方,切割包围他们。

UKL基辅方向的德军装甲部队在基辅城外遭到了俄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这次战斗双方投入了总计有一千多辆坦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装备占据优势的德军获得了胜利。

俄军后方收到前线的消息后开始针对前线的反馈研究更强大的坦克。

德军的第一阶段攻势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到了十一月份,德军与多瑙联邦军队姑且算是实现了他们第一阶段的目标,成功地将俄军赶出了东墙国家,北部更是能够发动进攻进攻彼得格勒的攻势。

第一阶段胜利后,德军的进攻速度放缓了,冬季到来,俄国的烂地不适合发动大规模攻势。

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就要等到一九四二年的夏天了。

东线战斗的同时,西线保持着相对的和平,法军重新组织起一场大规模进攻,但法军很显然没有足够的兵力这么干,扩大的征兵政策已经影响到法国的工业生产。

英法此时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希望美国的同志能够给予他们帮助。

然而美国表示他们无能为力,美团的大选最终是正统工团派获得了首次大选的胜利,不过因为海伍德被反动派刺杀身亡,约翰·里德接过了总统的位子。

海伍德的死加剧了美国国内各派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团极权派要求要立刻发动大清洗来洗去国内的反动派残余。

国内对稳定的渴望压住了极权派的声音,但具体能压制他们多久,里德也不好说,等到美国稳定下来,恐怕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美团能够给予第三国际的帮助只有名为“人道主义援助”的部分物资支持,在里德的努力下美团议会同意了给予大洋彼岸同志部分帮助。

护航工作由第三国际的船只负责,美国东海岸海军根本不足以支撑起远洋护航的任务。

美国的部分援助对于第三国际而言聊胜于无,国家体量摆在那里,意大利在战事上表现消极,法兰西公社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

进攻凑不齐兵力,空军也逐渐失去制空权,德军能够轰炸到法国的工业区。

法国人需要想办法在俄国陷入颓势之前在西线取得新的进展,不然等待他们的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