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丹尼尔和霍佳宁跟曲老板一起,上了一架已经在希斯罗机场停靠了十多天的,崭新的湾流II型公务机。
曲某人临时更改行程,国泰派来的执飞机组也已经等了一个多礼拜。
每一天都是钱……
租用飞机的手续十分繁杂,没那闲工夫浪费时间,由汇丰伦敦支行派人替曲大董事谈的。
把半年租金从一百八十三点六万美元,砍到了一百五十万美元。另支付五百万美元押金和七万多美元的保险费。
湾流公司担心崭新的飞机被过度使用,还跟额外要求签了个每月飞行时长不超过80小时,半年总时长不超过四百八十小时的附加合约……
湾流II的最大航程六千多公里,需要先飞巴林,然后是新加坡,最后落地港岛,一趟折腾下来用了差不多十七个小时。
后面的一周,要办理临时挂靠国泰的手续,注册完成后由高薪聘请的教练机组执飞去京城……
曲卓带着霍建宁参加了一次大屿山商业开发的规划会,和一次只有“朋友们”的酒会。
又带着小霍同学去蛇口转了一圈儿,随后去羊城乘民航飞京城。
从踏足内陆的土地开始,霍建宁就有种难言的紧张,或者说隐隐的期盼与忐忑。
总之,心情十分复杂。
霍建宁祖籍佛山顺德,父亲早年是金陵国府英文翻译,负责光头与外国政要的英文沟通与文件翻译。
47年先去了弯省,随后定居港岛。
霍建宁的老子不算什么。
他二叔公霍实子,是密码破译专家。
早年留学小日子,精通日语和密码学。
37后专门破译小日子密电,带领团队成功破译多份重要情报,包括与密电破译专家池步洲,合作破译小日子偷袭珍珠港的密电。
官至国谠军事会技术研究室第一组少将组长,机要室研究组密电破译组组长,密电检译所顾问兼研译部主任。
49选择留在内陆,为避免风险,致信时任京城市长的,梅宣宁的老子。
经梅宣宁老子的协调,由沪市参事李直峰出具无罪证明,后被安排在沪市史料研究部门工作,撰写了多部回忆录,系统记录了抗战期间密码战历史。
三叔公霍实颂,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被称为抗战时期的电波守护者。
37后担任西南军品运输处电台总台长,负责大后方的军事通讯安全。
抗战胜利后,曾任羊城商业广播电台台长。49后,也留在了内陆……
夫人也不是一般人!
霍建宁之所以激动和忐忑,是因为知道,如果人还在,他此次内陆之行大概率能够见到。即便老人已经不在了,还有堂伯堂叔、堂兄堂弟嘛……
对于那些一直知道存在,但出生至今从没见过的亲人,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不出意外,落到京城在老板家住了两晚,看过了在建的汽车厂后,登上了飞沪市的航班。
曲某人没去,气的鼓鼓的。
知道什么叫热脸贴冷屁股吗?
嗯,他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