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建丰先生聊了半个多小时,没讲什么特别的东西,大部分时间都在说中医。
建丰先生说弯省存了不少中医典籍,也有一些名家手稿和习得真传的后人,都可以成为复兴中医的助力。
另外,他个人赞助五十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这笔钱是前段时间被孝武和孝勇从他手里磨走的,又还回来的。
那些都是小事。
最有分量的是,告诉曲卓卖调味品和酱料的贸易公司,可以将弯省稀缺的中医药材添加经营范围。
并直言:眼下弯省的中药材,除了少量自产,余下尽从小日子和南盲肠进口。
言外之意,依内陆的做派,知道东西是销往弯省的,必定质优价廉
所以,开这一道口子,对弯省是有好处的。
结束了中医的话题,又告诉曲卓,下次可以直接从京城过来,不需要从港岛周转一圈,也可以带长辈和朋友来玩……
建丰先生并不是一时兴起的表态,也不是除了中医就没别的事啦,而是把余下的话题,都交给了儿子。
中午孝武请曲卓吃饭时,明显提前做过功课,粗略但很有重点的讲了下弯省的中医发展……
小日子1895占领弯省后,对中医采取了"自然淘汰"的策略,仅举办一次中医考试,便不再颁发新的中医师执业许可。1897年统计弯省有中医1070人,到了45年时仅剩97人。
49那年陈立夫将搜罗的大量中医古籍善本带到弯省,并引入董景昌、周左宇等名医,改善了当时中医药铺若干,却坐堂医者匮乏的情况。
后面56年通过中医教育案,57年成立中医药研究所筹备处,58年成立中医药学院,63年成中医药研究所。期间还从小日子引进日本浓缩中药技术,发展中药制剂……
一顿便饭吃完,蔡媚带着小丫头出去玩,按耐了老半天的孝武,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将话头儿引向正题。
啥正题?
弯省芯片制造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话题听着很体面大气?
不过是起高调罢了……
曲某人当然知道他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但不会说:咱合伙把公家的产业盘下来吧?
而是摆出一副为难的语气:“你是知道的,BE持有的部分专利,是与内陆国科院等公家单位和科研机构交换而来的。向弯省做授权时,免不了有所涉及。一些老古板……啧~唉~”
“遇到阻力了?”孝武有些紧张。
“算不上阻力……就是……恐怕要婉转一些,给出一个面子上过得去的说辞。”
“具体…如何婉转?”
“我有些想法,你看行不行。如果有难度,咱再想其它办法。”曲卓先稍稍铺垫了一下,继续说:“在一些老顽固眼中,BE将内陆的技术授权给这边,属于变相资敌。
已经完成交换的专利倒无所谓,但以后想将这种交换机制延续下去,恐怕会阻力重重。”
“哦,哦哦。”孝武点点头,表示能够理解。
毕竟某人已经用各种“事实”证明了,内陆在半导体和计算机方面,已经发展成了世界头一档。
有了这份认识打底,孝武下意识就会觉得,能变相得到内陆的技术属于占了大便宜。如果只是一锤子买卖,是非常可惜的。
“我是这样想的,利用一下,内陆不论开明还是古板,都愿意接受也认可的一个词儿,统……站。”
“怎么个说法?”孝武稍微有点警惕,听到那个词儿,就从基因层面的有点发慌。
毕竟当年他爷爷很大程度上,就栽在那个词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