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换股(1 / 2)

黄鸿年笑了笑,“对于明报,我也非常重视,怎么可能仅仅因为王先生的几句话,我就轻易转手相让呢?”

“哦?那不知道黄先生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只要我认为这个交易是合理的,我们并非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王志远心里很清楚,黄鸿年这是在借机提出条件。

“哈哈,王先生果然是个爽快人!既然如此,那我也就直说了。不知道王先生对中策有没有兴趣呢?”黄鸿年嘴角含笑,目光紧盯着王志远,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哦?中策?黄先生的意思是……”王志远面露疑惑,不太确定黄鸿年的真正意图。

“我们来进行一次换股交易如何?”黄鸿年解释,“具体来说,就是王先生持有中策 5%的股份,而我则持有王先生的置地 5%的股份。

至于这两者之间的差价,由我来补齐。

这样一来,我们就如同一家人一般,明报归谁所有其实都无关紧要了,您觉得呢?”黄鸿年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王志远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犹如闪电般飞速闪过各种念头,仔细权衡着这场交易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

毫无疑问,置地与中策之间的换股行为,无疑是双方合作态度的明确表示,更是一种战略共识的达成。

这种合作模式在香江并非罕见,许多大型集团都采用类似的方式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例如,新世界集团持有会德丰 5%的股份,而会德丰同样拥有新世界 5%的股份;新鸿基与恒基兆业之间亦是如此。

这种相互持股的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双方在业务上的协同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彼此的实力和竞争力。

如今,黄鸿年提出的这一建议,显然是希望双方能够展开全面合作。

然而,黄鸿年在提出这个提议之后,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他虽然出身名门,是印尼首屈一指的豪门子弟,但他毕竟是单枪匹马闯荡香江,尽管如今已经略有声名,但与王志远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不过,黄鸿年也深知自己在内地的背景以及所获得的支持,这无疑是他最大的资本。

如果能够成功地与王志远进行换股交易,那么对于中策来说,在香江地区无疑将获得巨大的优势

。这就如同拥有了首富的背书一般,其股价必然会迎来大幅上涨。

如此一来,自己便能够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从而顺利完成后续的一系列操作。

而王志远显然也深知这其中的深意。

他意识到,如果自己应允了这次换股,那就意味着他对中策的各种操作表示支持。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他可以借此扩大自己在内地的影响力。

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目前,置地的市值已经接近五百亿,即使只是5%的股份,其价值也高达25亿。

相比之下,中策目前的市值不过百亿,5%的股份市值仅为5亿。

不过,中策也并非毫无亮点可言。

据传闻,李嘉诚的和黄集团、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以及日本伊藤忠商社等这些极具分量的财团都对入股中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