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缓缓驶离赌场,车厢里一片寂静,只有张宝山压抑的呼吸声和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小周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想起李逵憨厚的笑容,想起李逵家人在确认身份时崩溃的模样,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张宝山完整交代作案过程,给李逵的家人一个满意的交代,让正义不缺席。
回到刑侦支队后,小周立刻安排技术人员对张宝山的住所、车辆和摩托车进行全面勘查。在张宝山的住所里,技术人员找到了一件黑色夹克和一顶鸭舌帽,夹克口袋里有少量红褐色泥土,与北山砖窑的泥土成分一致;在摩托车的后备箱里,发现了一根灰褐色麻绳,与李逵手腕束缚痕处的麻绳成分完全相同;在车辆的副驾驶座下方,还发现了一把碳钢刀具,刀刃上的金属碎屑与李逵工装外套撕裂口的碎屑成分一致,正是划破李逵外套的工具。
这些证据的发现,进一步夯实了张宝山的作案嫌疑,也让案件的侦破迈出了关键一步。小周坐在审讯室外,看着里面的张宝山,心里清楚,随着审讯的深入,李逵遇害的真相即将浮出水面,这场牵动人心的北山砖窑案,终将迎来正义的判决。
刑侦支队审讯室的白炽灯亮得刺眼,光线垂直落在张宝山的脸上,将他眼底的慌乱照得无所遁形。他坐在金属审讯椅上,双手被手铐固定在扶手上,黑色夹克的袖口沾着未清理干净的红褐色泥土 —— 那是北山砖窑特有的土壤,此刻却像罪证的烙印,牢牢粘在他身上。小周坐在对面,面前摊着厚厚的卷宗,里面装着车辆勘查记录、指纹比对报告、监控截图和证人证词,每一份证据都像一把利刃,随时准备刺破张宝山的狡辩。
“姓名、年龄、职业。” 小周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钢笔在笔录纸上轻轻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张宝山喉结动了动,头垂得很低,刘海遮住眼睛,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张宝山,42 岁,没固定工作。”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反复摩挲,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在努力维持表面的镇定。
“8 月 18 日下午到晚上,你在哪里,做了什么?” 小周直奔主题,目光紧紧锁定张宝山。后者猛地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试图用愤怒掩盖心虚:“我都说了,那天我去北山爬山,晚上就回来了,跟李逵的死没关系!你们别冤枉好人!” 他的肩膀紧绷着,像是随时准备反抗,“你们有证据吗?就凭一辆车、几句证词,就能认定我杀人?”
小周没有被他的情绪带偏,从卷宗里拿出第一张证据 —— 黑色大众朗逸的照片,推到张宝山面前。“这是你的车吧?8 月 18 日下午 3 点,你驾驶这辆车离开小区,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黑色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照片上,车身右侧的白色划痕清晰可见,与监控中的嫌疑车辆完全吻合。张宝山的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几秒,又快速移开:“是…… 是我的车,但我那袋子里装的是爬山用的水和零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他的声音开始发颤,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扶手的缝隙,“我爬山带点吃的很正常,你们这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