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第二次勘察(1 / 2)

两人立刻蹲下,用树枝轻轻拨开落叶,露出下方的红褐色泥土,泥土中没有发现脚印、纤维或血迹,只有几颗散落的碎石,与采矿路的碎石成分一致。“应该是野生动物翻找食物留下的,不是人为翻动。” 小王用试纸检测泥土,没有发现疑似血迹的反应,失望地将落叶恢复原状。

西侧沟壑深约 1.5 米,宽 2 米,底部堆积着雨水冲刷下来的枯枝和石块。队员小张和小陈沿着沟壑边缘向下攀爬,防滑鞋踩在湿滑的泥土上,发出 “咯吱” 的声响。“这里有块黑色塑料碎片!” 小陈在一处石块旁发现了线索,碎片约手掌大小,边缘有明显的断裂痕迹,表面沾着少量红褐色泥土。他将碎片装进证物袋,递给小张:“会不会是嫌疑人车辆上掉下来的?或者是李逵的物品?” 小张拿出之前在采矿路发现的轿车保险杠碎片比对,两者材质不同 —— 新发现的塑料碎片是聚乙烯材质,常用于食品包装,而保险杠碎片是聚丙烯材质,显然无关。“应该是村民丢弃的垃圾,被雨水冲到了沟壑里。” 小张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前勘查。

小杨带着队员小赵和小刘来到第一个废弃矿洞前。矿洞入口高约 1.8 米,宽 1 米,洞口被杂草半掩,内部漆黑一片,只有勘查灯的光束能照亮前方几米的范围。“里面空气流通吗?先测一下氧气浓度。” 小杨拿出便携式氧气检测仪,数值显示正常后,三人才依次进入矿洞。矿洞内部狭窄,地面凹凸不平,墙壁上布满了当年采矿留下的凿痕。“注意墙面和地面,看有没有新鲜的摩擦痕迹或丢弃物。” 小杨的勘查灯在墙壁上扫过,除了自然形成的苔藓和锈迹,没有发现人为活动的痕迹;地面的碎石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脚印或拖拽痕迹,只有几只蝙蝠受惊后在矿洞内飞窜。

在第二个矿洞深处,小刘的勘查灯照到了一个金属物件。“杨队,这里有个东西!” 三人立刻围过去,发现是一把生锈的铁锹,锹头部分埋在泥土里,木柄已经腐烂,只剩下半截。“锹头的锈迹是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形成的,没有新鲜的使用痕迹,木柄腐烂程度至少有 5 年以上,应该是当年采矿时遗留的工具,与案件无关。” 小杨用手触摸锹头,没有发现指纹或血迹,将其拍照记录后,继续向矿洞深处排查,直到矿洞尽头的塌方处,也没有找到任何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第三个矿洞的情况与前两个类似,内部漆黑潮湿,布满灰尘和碎石。小赵在矿洞中部发现了一处新鲜的烟蒂,烟蒂品牌是 “红双喜”,与之前在砖窑现场发现的烟蒂品牌一致。“这个烟蒂会不会是嫌疑人留下的?” 小赵兴奋地提取烟蒂,却发现烟蒂上的唾液斑已被矿洞内的潮湿空气破坏,无法提取 dNA,且烟蒂的生产日期是 2023 年,距离案发时间太久,无法确定是否与案件相关。“可能是之前的探险者或拾荒者留下的,不能作为有效线索。” 小杨遗憾地将烟蒂装进证物袋,作为备选证据带回实验室。

中午 12 点,三组队员在采矿路中段汇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失望。“东侧树林和西侧沟壑都查完了,除了一块无关的塑料碎片和一些自然痕迹,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三个废弃矿洞也排查过,只有一把旧铁锹和一个失效的烟蒂,没有找到作案钝器或李逵的随身物品。” 小李汇总着勘查结果,语气里满是沮丧,“嫌疑人会不会根本没往这些地方丢弃东西?或者我们漏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