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听得心头一震,当即起身整理衣袍,对着苏嫣然深深行了一礼,腰背挺得笔直,声音里满是敬畏:
“暮云谢神女指点迷津,暮云受益匪浅!”
苏嫣然转过身,伸手将他扶起,指尖带着微凉的暖意:
“我是神女,我只是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大燕的盛世。”
她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彩,语气愈发恳切,
“旁人想开办蒙学难如登天,可难不住我苏嫣然。
太子,我不喜欢现在的男尊女卑,无论是束发的男儿,还是梳髻的女子,都是大燕的子民。
读书能让人辨是非、明事理、知廉耻,女子从不是依附男子的累赘,她们什么都会,就是没有机会,也没人给她们机会。”
苏嫣然抬手将鬓边滑落的碎发别到耳后,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却更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从不觉得女子只能捆于后宅。我敢说家里的账目被她们打理的分毫不差,甚至不输于户部的官员的账本。”
“后宅的灶台与针线,从来不是女子的全部。”
她目光直视太子,眼中亮得惊人,
“女子也有擅长算数,能把商号打理得井井有条;有的女子懂医理,能在疫症时救人性命;有的女子通兵法,能在危难时守住城池。
若只把她们锁在后宅,让她们一辈子围着柴米油盐转,那便是白白浪费了这世间一半的智慧与勇气——女子的心能装下后宅的琐碎,更能装下家国的山河。”
太子静静听着,脑海里浮现出宫中那些识文断字的女官、府里能管账的嬷嬷,忽然发觉自已从前所见的“女子”,不过是被框在“后宅”里的一角,从未见全她们真正的模样。
苏嫣然嗤笑一声:“他们害怕寒门学子上学抢了他们的路,那我就让女人先读书, 我期待等那个时候,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太子望着苏嫣然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郑重颔首,原本带着几分稚气的脸庞,此刻多了几分深思与担当:
“侄儿支持您的一切决定,也会努力把大燕变成更好的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