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气氛一片火热,陆鸣却很冷静。
他知道这个亩产并不准确,是刚收获的玉米水分较大,正常保存的话需要晒干才行,晒干后产量会降低一些。
最重要的是,这个产量里还包含着玉米芯的重量。
根据之前几次种植总结的经验,玉米芯的重量占比在百分之十七左右,
这八百九十五斤中,玉米芯占了一百五十二斤,玉米粒占了七百四十三斤。
不过没人挑这个毛病,毕竟粟米之类的粮食,称重时也是带着壳的。
再退一步,玉米芯也不是不能吃,韩国人开发出了玉米芯的各种吃法,令人大开眼界。
陆鸣可以借鉴一下,让大汉百姓也能享受到发达国家国民的一点点待遇。
“土豆平均亩产两千八百斤。”
郑庄难掩激动,要不是他早就看过这些数据,恐怕已经激动的脸色发红。
他能控制住,诸侯王们可控制不住,他们的队列中顿时一片哗然……两千八百斤啊!
不会是假的吧?
一个让人惊悚的想法猛然出现在他们脑海中,随后又被排除掉。
不可能是假的,
这是要推广到全天下的东西,终将放到天下人眼前,作假太离谱必然会被发现,到时候只会让朝廷蒙羞。
何况朝廷并不是第一次种土豆,已经培育过几年,产量都在三千斤以上,甚至听说过四千多斤的亩产,
只是没想到,推广两万亩之后还能达到两千八百斤的亩产,这是要上天啊。
“红薯……红薯平均亩产,”
郑庄缓了一口气,“四千五百斤。”
话音落下,除了陆鸣几人外,再没有人能维持住平时的气度,或放声大笑,或呆立当场,或原地起舞,
喝彩叫好之声响彻整座麒麟殿。
谁还顾得上什么礼仪,不激动点对不起这个产量。
以前的产量都是在朝廷的公田中产出的,土地肥沃,浇灌方便,还有大农令和科学院的人悉心照料,
产量虽然高,但总是让人有些不安心,总以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产量,一旦推广开不知道要降低多少。
文武百官还好一些,久居长安,土豆又早已经收获,产量信息满天飞,对高产数字多少有些免疫,
但是对诸侯王们来说,这可是太刺激了。
刘彻就那么笑眯眯的看着,不计较他们的殿前失仪,甚至还想来一句,
接着奏乐接着舞。
就连平时最喜欢喷人的汲黯,此时也没去理会众人的失礼,他也跟众人一样激动。
推广后还能有这个亩产,足以证明陛下为何会不在乎那尊古鼎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他最大的底气在这里,
天命,在汉!
粮食,就是天命!
赵王刘彭祖默默看了眼宗正刘受,情况有变,容他三思,
四千五百斤的亩产一出来,刘彻就是指着诸侯王们骂街,他们都得夸赞刘彻中气十足,骂的够响亮,再递上一杯水让陛下润润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