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亲人疏离 别扭小孩(1 / 2)

董白一听孩子们在府中,眼睛顿时亮了,快步上前挽住大乔与小乔的手臂,笑意盈盈地问:“两位妹妹,怎么没把孩子们带来?我们在长安时就常念叨,总盼着亲眼瞧瞧他们长多高了,是不是又添了新本事。”

大乔温和一笑,声音轻柔:“白儿姐姐,我们清早便起身迎候,见孩子们睡得正沉,实在没舍得叫醒,这会儿尚香在府中照看着呢,保管醒了就盼着见你。”

董白转头看向马超,语气里带着几分雀跃的急切:“郎君,那咱们还是速速回城吧,我这心都飞到孩子们跟前去了。”

马超颔首:“也好,早些回去。”

至亲间的笑语刚落,沙摩柯已带着目家四将走上前来。他身形魁梧如铁塔,脸上却难得带着几分拘谨,拱手道:“凉王,一路辛苦。”

马超听见这声称呼,心头猛地一沉。想当年他与沙摩柯以兄弟相称,后来沙摩柯的妹妹嫁他为妻,他便是亲厚的妹夫,彼此间从无这般生分。如今这声“凉王”,字字恭敬,却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得人心里发堵。

他连忙虚手去扶,温声道:“舅兄何必如此?你我之间,哪用得着这般见外。”

沙摩柯却没动,只是垂眸望着地面,声音低沉如石:“尊卑有别,凉王如今身份不同,属下不敢失了礼数。”他攥紧的拳锋泛白,指节突突跳动——妹妹为护马超而死,时隔三年,他等来的却是这人身边新的女眷,亲密得仿佛那些过往从未存在。想起那个尚幼便没了母亲的外甥,沙摩柯喉间发紧,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默默退到一旁,背影瞧着格外落寞。

马超望着他的背影,喉头哽了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说起。斯人已逝,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只能将这份沉甸甸的复杂压在心底。

这时,蒋钦、凌操等江东将领已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属下参见凉王!”身后将士们齐刷刷跟着跪倒,齐声呼喊“拜见凉王”,声浪撞在码头的石壁上,震得脚下石板都似在轻颤。

马超赶紧上前,将蒋钦、凌操等人一一扶起,感慨道:“诸位快起!伯符不在的这些年,多亏你们跟着公瑾,保住吴郡这一方安宁,实属不易。都起来吧,到了城中,咱们摆酒细说这些年的风雨。”

蒋钦等人应声起身,脸上难掩激动。周瑜在旁笑道:“兄长,走吧,孩子们估摸着已在府中盼得急了。”

马超点头,目光又掠过沙摩柯落寞的身影,终究还是先迈开了脚步。阳光穿过薄雾,在地面织出金亮的光斑,前路是重逢的暖意,身后却拖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这乱世里的相聚,总难免裹着些遗憾与亏欠,只能盼着来日方长,慢慢去补,慢慢去偿。

回到城中时,日头已爬至中天。马超陪着周瑜缓步而行,两侧街市热闹非凡,汉族百姓与百越子民杂居一处,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片融融暖意。见马超一行人过来,沿街百姓纷纷停下脚步,脸上绽开激动的笑,“凉王”“马将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得他当年浴血奋战的身影。人群簇拥着,队伍行得极缓,终于抵达周瑜的都督府前。

府门前,一位容颜俊美、眉宇间透着英气的女子正领着一群五六岁的小豆丁静静等候,孩子们排得整整齐齐,小脸上满是好奇。

马超远远望见那群孩子,脚步微顿,对周瑜道:“公瑾,这便是……”

话未说完,董白等人已笑着快步上前,蹲下身与孩子们说话,很快便被小不点们围住,笑声瞬间漾开。

周瑜望着那片喧闹,轻声道:“兄长,这些孩子里,有你我与伯符的孩儿,有将领们的骨肉,其余的……多是当年随你在长安死战的亲卫遗孤。”

马超的心猛地一沉,潘凤、武安国的身影在眼前闪过,那些随他出生入死的亲卫面容也一一浮现——他们中许多人刚在百越山寨成了家,却为护他而全军覆没,只留下这些年幼的孩子。

他望着那群仰着小脸的小豆丁,想起他们父亲当年喊着“将军先走”时的决绝,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董白、甄宓几人早备了些小巧的玩意儿,有木雕的小木马,有染了彩的糖人,还有绣着花鸟的荷包,此刻都笑着散开,要给孩子们分礼物。

可一群小豆丁却没急着接,反倒都齐刷刷看向最前面那个孩子。那孩子约莫六岁,眉眼生得极是精致,肤色白皙,一双眼睛尤其亮,只是此刻正双手抱在胸前,抿着小嘴,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像只护着领地的小兽。

四人见状,都愣了愣。董白先缓过神,笑着扬了扬手中的糖人:“怎么?是不喜欢这些礼物吗?”她扫视一圈,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是马越呀?”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指着那抱臂的孩子:“是他!他是马越!”

董白心头一软,这便是阿超那个早失娘亲的孩儿。她走上前,想把孩子揽进怀里,刚伸出手,马越却猛地往后一躲,几步退到那位容颜俏美又带英气的女子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依旧瞪着眼,抿着唇,半点不肯松口。

那女子——正是孙策之妹孙尚香,她轻拍了下马跃的后背,故作严肃道:“马越,怎可对长辈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