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慈悲为怀,实则包藏祸心。大量难民的涌入,在短期内急剧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加剧了社会福利体系的负担,引发了本土居民的就业竞争和文化冲突,导致治安恶化、恐袭风险上升。这成功地撕裂了欧洲的底层社会,激发了强烈的排外情绪和极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使得传统主流政党陷入困境,欧盟的团结面临严峻考验。
GJ会的算盘是借此削弱欧洲,使其陷入内耗,无暇他顾。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场他们亲手点燃的危机,会成为冯俊在欧洲崛起的绝佳跳板。冯俊敏锐地抓住了欧洲民众对传统精英妥协绥靖政策的不满,以及被压抑的民粹力量。他暗中支持了德国以伊琳娜为代表的、主张强硬移民政策和重振欧洲自主性的政治力量,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和情报支持。伊琳娜的成功上台,以及随后德法轴心的转向,为冯俊整合欧洲资源、建立听命于己的“新欧盟”奠定了坚实基础。GJ会精心策划的分化策略,最终却为他人作了嫁衣,这正是他们低估了冯俊这个“变数”的结果。
------------------------------
天穹太空城,冯俊屹立于权力之巅,俯瞰着脚下这个纷扰不断的世界,尤其是在处理了新欧盟、新苏联等庞大而复杂的势力整合后,冯俊的思绪时常会陷入一种深沉的反思。即便他已在末世中建立过一个以绝对力量和救世信仰为核心的铁腕帝国,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统治本质的思索。
凡事皆有两面性。他来时走过的道路,所依赖的力量源泉,是否会成为未来倾覆的隐患?
他依靠民族主义的自豪感凝聚了部分人心,利用超越时代的科技红利诱惑了精英阶层,通过扶持代理人和强力部门控制了上层建筑。这套组合拳在短期内效果显着,迅速建立了庞大的势力范围。
然而,他深知,这种统治基础的脆弱性。在新欧盟广袤的土地上,在新苏联复杂的情报机构中,在日月科技数以十万计、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里,潜藏着多少仅仅因为暂时的利益或迫于形势而依附于他的人?一旦出现更大的利益诱惑,或者当他的力量展现出丝毫衰退的迹象,这些“忠诚”是否会瞬间瓦解?
更令他警惕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国际政治正确的潜在影响。他强势整合欧洲的方式,在许多人眼中是“威权”和“干涉内政”。尽管他带来了秩序与发展,但自由、民主、多元之类的口号依然具有强大的煽动力。在他的阵营内部,是否早已潜伏着深受此类价值观影响、将他的统治视为“必要之恶”甚至“终极威胁”的“睡莲”?这些人平时默不作声,兢兢业业,但一旦外界出现更具“道德感召力”的旗帜(无论其背后真实目的如何),或者当他采取某些必要但看似“不民主”的强硬措施时,他们是否会举起“正义”的旗帜,从内部发起攻击?
他甚至会想到东亚联盟内部那场看似无聊的“拳师”之争。这种基于身份政治的内耗,虽然目前看来无伤大雅,但何尝不是一种社会凝聚力衰退的征兆?如果GJ会或其类似组织,将来利用这种分化,煽动起针对他个人(例如,攻击他的性别、出身、统治风格)的“政治正确”讨伐,是否会在某些群体中引发意想不到的共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古训,冯俊比任何人都理解得更深。他凭借强大的力量这艘“巨舰”强行改变了河流的走向,但水面之下,那些暗流、漩涡、以及看似平静却可能突然崩塌的河岸,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绝对的权力面前,人性的复杂与易变,永远是最大的变数。
他的道路,充满了力量与智慧的辉煌,也布满了猜疑与背叛的阴影。他所缔造的帝国,既建立在坚实的科技与武力基石上,也立足于一片充满不确定的人心沙地之上。未来的风暴中,这些暂时被压制或利诱的矛盾,是否会成为最致命的裂痕?这是他必须时刻警惕,却也无法完全掌控的终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