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毕竟不在了,李默白也是行善,不能要价太高,随便给个几十瓶金身丹或者等价物品就算了。
人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贺老祖背书加上言之凿凿的细节,哪怕再不孝也得派人来看一眼。
人是客客气气来的,却是哭天抢地走的。
谁家二品没了不伤心,哪怕演技不好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送人入土果然是积德行善,人家给赎,不对,是给谢仪的时候一点犹豫都没有,轻轻松松又得了一个灵空佩的丹药。
有人欢喜有人忧,老皇帝现在就很忧虑,御案上突然多了那么多丁忧和请假的折子。
老祖宗没了,放在哪个大族里不是惊天的大事?
他们的后代,被他们荫蔽过的亲友,波及范围太广了!
大乾虽然以武立国,但孝道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军中,很注重孝道建设的,一方面是忠臣必出于孝门,这类门户良兵良将多,另一方面也可以趁良将丁忧两三年的功夫重建朝廷对军队控制权。
孝道大于天,过往一直是这么宣传的,朝廷也一直是这么贯彻的,效果一直很不错,现在问题是一下子丁忧的人太多了。
朝廷上下,还有正在围拢虎踞山的军队,天知道老皇帝这两天接了多少份丁忧请假的折子。
这类折子连留中是留不了的,不近人情,夺情又有些折损自己刚刚立的明君人设,进退两难!
想想最近刚刚有些好转的局势,只能捏着鼻子把该准的折子给批了。
老皇帝别院附近的宅子一片缟素,跟冬天又回来一样,原本向虎踞山围拢的军队速度也慢了下来,领兵大将或许职责所在走不了,但中坚力量肯定是空了。
千年大族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复杂,你舅舅是我姑父,但我我是你妹夫,你曾祖是我外祖,但我是可能还是你小舅子。
寻常丧葬或许不怎么需要在意礼节,但老祖这种人物不在还是很重要的。
这种重要人物李默白一口气给人家发回去十几个,直接整个朝堂都进入了丧葬节奏,老皇帝都闲不住,又是写挽联,又是遣人致哀,有些身份复杂的他甚至得亲自上门。
讨伐逆贼出口恶气和长治久安人心归附之间老皇帝终究做出了正确抉择。
当然,丁忧肯定不会死不可能让所有人丁忧的,核心人物该夺情还是要夺情,忍了这几天葬礼,再过几日大军又可重整旗鼓。
可惜,事情往往不会向老皇帝想的那个方向发展,过了几日,李默白又发了一批尸体过去。
实力或许不如第一批高,但影响力也不差多少,侯爷,功勋,致仕荣养的老臣,哪个身份都不低,都为国家流过血,也为国家出过力。
前面那些人让他们丁忧了,后面的总不能就不让了吧,他们的子侄也得回来看看吧?
事情只要有了一个开头,便很难刹得住车,连那几位领兵大将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局面!
国事艰难,老皇帝又开始摔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