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四章 对比太过强烈(1 / 2)

李东陵没有催促武耀国,等待着他的决定,新组建的软件公司,未来可能会很赚钱。

但前期,起码三五年,甚至更多年头之内,是要往里面不断砸钱的,李大善人需要给它多找几个大金主才行。

而且这些大金主,还不是随意找的,需要有软件公司需要的资源才行。

研发工业软件,最重要的两个难题,一个是收集数据,一个是推广软件。

开发一套工业软件,需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够建立大模型,开发出一套算法出来。

等到软件开发出来,却又需要大量实践的机会,才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再对软件进行修改优化。

这需要花费时间,更需要有渠道,能从各路工厂、公司收集足够多的数据跟信息,而汉西国投,还有国内各路国投、国资手中,有大量的机械公司。

所以,引进汉西国投,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为它寻找更多的大金主。

然后借助这些大金主,为软件公司收集数据,推广软件等等,甚至未来开发出云计算后,有这些大金主在,也能快速抢占市场。

看到李大善人笑盈盈的神色,武耀国无奈摇了摇头,“汉西国投有选择的余地吗?”

李大善人都向他发出邀请了,如果武耀国不接受,那岂不是显的,太不解风情了。

再者,哪怕软件公司赔钱了,武耀国就真能不投资了吗,他要是不投资这个项目,那以后东陵高科其它项目,汉西国投还有再入场的机会吗?

问问现在国内各地,多少国投公司、国资公司,想要投资东陵高科的项目而不可得。

先别说亏不亏钱,只要有机会投资,哪怕是亏钱,都有一大帮公司,上赶着来送钱!

哪怕投资软件公司赔钱了,可只要能搭上关系,那以后,还怕没机会赚回来?

再来个飞雁科技、火炬集团、如烟电子烟等项目,那怕不是要赚疯了!

“这个项目,汉西国投投了,只要是你李老弟的项目,我汉西国投铁定帮场子。”

武耀国举起酒杯,向着李东陵示意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李东陵也陪了一杯酒,“软件公司的项目不好做!”

李东陵也没有隐瞒武耀国,直接开门见山的捅了出来,告诉他这个项目,比起想象中的要难。

“但是!”

“只要项目能做成,那我想,老武你头上除了那顶大陆芯片风投教父的头衔,恐怕又要多一个大陆工业软件风投教父的头衔!

历史会铭记,你做出的决定,教科书上,说不得也会记下这一切!”

武耀国什么反应不知道,但李大善人的话,让坐在宴会上的廖伟跟陈江磊两人,却是呼吸都开始重了起来。

他们也当然知道,李东陵这是在画大饼,可哪个男人,能拒绝的了上教科书的诱惑?

更别提,武耀国还特么已经注定上教科书了!

其它地方不知道,但在汉西最新的教材上,已经是加入了“天机”芯片的报道。

虽然只是简短的报道,主要还是报道以倪广南跟黄灵仪为首的天机芯片的研发团队为主。

但在报道中,可也有一句,关于武耀国的报道,“汉西国投在质疑声中,坚持投资国产芯片,弥补了国产电脑芯片空白”,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肯定了武耀国的功绩!

未来国内,在报道国产芯片史的发展中,武耀国跟汉西国投代表的国有身份,肯定是绕不开的,铁定要被大书特书。

越往后,武耀国当年投资东芯半导体的功绩,就会越大!

说句不客气的话,凭这个功绩,武耀国就算吃一辈子老本,也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毕竟前世,连想跟柳老板,都登上了教科书,难不成,东芯跟武耀国还能差了不成?

已经有了国产芯片风投教父的头衔,难不成武耀国还能再加一个国产工业软件教父的头衔?

别人说武耀国可能拿这个头衔,廖伟他们当个乐子听就是了,可李大善人说出来的话,谁敢轻视?!

但这合理吗,还有天理吗?

廖伟跟陈江磊看着武耀国,感觉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他们不知道,这货身上是不是真有什么洪福齐天蛊不成,这仕途气运,太特么好了吧?!

武耀国听到李东陵这句话,眼神明显是亮了起来,嘴角差点咧到后脑勺去了。

功成名就、青史留名,既赚了钱,还留了名,这谁能拒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