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来到目的地(2 / 2)

天师下山 陆尘 2704 字 2024-08-29

“不要担心,《竹书纪年》也说夏都斟鄩在洛城,就算不是咱们定的地址,也逃不出洛城,再花时间便是。”

《竹书纪年》是西晋时期盗墓贼从战国魏国魏襄王墓葬里得到的。

由战国魏国史官编篡。

“《竹书纪年》在宋时散失后又重新编篡过,降低了可信度,而且他与正史记载有非常大的不同……”有的学生还是有些担忧。

苏尘笑道:“遗失的部分主要是三皇五帝和夏商的历史,其他部分没错,后面一直都有记录夏都斟鄩的相关信息。

走吧,已经到了,禹所积石不也是这样找到的。”

苏尘没有鄙视这些学生。

他是半步生死境强者,他有

时间,也有神通,扛得住失败。

凡人寿命有限,而且精力、外界的影响也会让一个人偏离初心预定的轨道。

哪怕是有人坚持考古一辈子,那也就短短几十载。

几十载对于在华夏山川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

考古是要每一寸土地去探测的,那工程量不可谓不大。

“大家不要担心,有苏尘在,我们输得起。”陈教授鼓舞大家的士气,道。

众人眼前一亮。

对哦。

我们有仙人!

有神仙还怕什么?

我们失败了,神仙查起来可快了。

而且,禹所积石不就是他查到的吗?

一时间,众人立马又兴奋了起来。

“那还说什么?咱们开干吧!”罗教授虽然年纪很大,头发都有些发白,但提起干活儿,那是一身的劲。

“对了,苏尘,我有个提议。”李教授突然道。

苏尘道:“请说。”

李教授道:“如果夏都斟鄩真在二里头那里,我想学着他们站在邙山上,感受一下他们天垂象的想法。

也顺便看一看祖国的大好山河,拍拍照。

这样咱们也有个回忆,这个地方没被挖之前,是这样的。

上九,亢龙有悔。”

“好。”苏尘答应了下来。

不过答应归答应,拍照之前要

先确定遗址地点。

不然的话,搞半天要是不在二里头,闹笑话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一群人先去了二里头确定遗址。

这方面的工作自然是陈教授带人去做。

别看陈教授是正儿八经的考古系教授,但他也看《葬经》、《藏龙诀》之类的东西。

这么一说就感觉陈教授不是那么正经,有种盗墓人的既视感。

其实不然,古时候的风水和经验之类是很值得推敲的,要想找到以前的墓葬,那就得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比如商周的墓大多以土坑为多,封土为夯土,夯土用石灰米汁之类的混合黄土来浇筑,瓷实得很。

甚至棺椁外边还有用柏树、松木之类的搭建小房子来加固棺椁防盗,美其名曰:黄肠题凑。

到了汉晋时期,墓葬多以石墓为主……

经验老道的人可以根据墓葬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墓葬的朝代。

甚至有的人能通过土层表面的植被来确定这

陈教授便到了这种境界。

很快,大家到了二里头村郊。

即便是大胆假设,夏都斟鄩不一定在这里,可是当所有资料都指向这里的时候,大家的脑子里就会默认这个信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