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须髯迎风飘逸,鳞片层层,清晰可见。
龙爪开张有力,锋利无比,描绘细节到位,十分精美自然。
还有一个,浅绛彩山水松鹿图纹如意耳抱月瓶。
要知乎,浅绛彩瓷器,它的色彩整体色调偏向素雅,这款瓷器也是如此。
这只抱月瓶瓶身,犹如一副中国传统水墨画,山水松鹿图画工细致,栩栩如生。
通过绘画技法与彩料的浓淡、厚薄,表现出仙山美景之感。
画面的色彩对比并不强烈,但彩料的搭配、层次的安排、呼应十分讲究。
色阶的过
渡也很有瓷绘画的质感。
还有一只,是青花缠枝莲纹龙耳抱月瓶。
明清时期的抱月瓶烧制,其实是以青花为主的。
这款瓷器凸显了乾隆青花的纹饰繁密、染画工整的特点。
瓷瓶通体以青花作为装饰,绘以缠枝花卉纹,寓意“福寿连绵”。
从青花发色看,明艳湛蓝,并且在青料中特意点染,形成晕散的效果。
这类晕散纹是雍、乾时期青花的典型特征。
此瓶的纹饰也是经典的宫廷纹样,体现出乾隆皇帝典雅华美的宫廷美学追求。
“所以说,咱们有着俗艳审美眼光的乾隆帝,也是会有审美在线的时候的。”
“之前,我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就听郑馆长说过一件事。”
“有个买家,当初花50000块,买了一只大家都不太看好的乾隆时期的抱月瓶。”
“结果,过了十几年,50000块涨到了1500万!”
“这简直就是捡漏儿史上的杰作。”
“其实,真要说起来,康熙时期的如意耳抱月瓶还不多见。”
“到了雍正的时候,这一类型的粉彩瓶还是比较多的。”
“但要数青花之中的如意耳抱月瓶,就数乾隆时期的最好看。”
乾隆时期的青花,粉彩,各种青花瓷器都成了收藏的大热门。
那件被捡漏了的宝贝,就是乾隆时期的如意耳的抱月瓶。
这个如意耳抱月瓶,是属于乾隆的官窑器。
此件宝贝有两个特别值得欣赏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颜料的青花够完美,另外就是造型独特,属于宫廷造办处的好宝贝。
尤其是采用了如意耳特大的造型,像这一种等级的抱月瓶,能见到的不多。
这件宝贝是属于乾隆独有的代表胎质,而且釉色与青花的配合达到了极致。
尤其是釉色细润有光泽,配合着精美的绘画,乾隆的精巧细工显露无疑。
细工之下就必然彰显整个器物的端庄感。
重点那就是,颈部的两侧是一对夔龙耳,玲珑别致又不失优雅的格调。
整个器型的瓶身是一种扁平的样式,这样子远看像一轮满月,独有青花瓷器的魅力。
难得的地方就是,全器身都是用了青花来进行绘制。
光口沿的外部,就已经绘制了如意云头纹,并且每一圈都特别的讲究。
满工满料的制作 ,整个器身腹部两面开光。
一个瓷器的主体面是绘制了春耕图之“耕”,而另一面则绘制了“耙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