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抱月瓶(2 / 2)

它被誉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名于世。

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比拟,其烧制技术达到了高峰。

成为了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明代中期,那种珐琅彩的抱月瓶很多。

明代永乐年间,是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期。

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

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称为开创了天域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为天域民族国粹经典之一。

自永宣抱月瓶发展以来,各朝各代承袭和模仿。

清朝雍正早期,抱月瓶仍然在烧制。

但由于雍正帝,并不喜欢这种瓷器,便下令“嗣后宝月瓶不必烧造”。

因此,雍正后期的瓷器中,少见抱月瓶的身影。

乾隆继位以后,凭借强盛的国力,大力发展瓷器。

事实上,对于封建王朝来讲,瓷器的发展往往同皇帝的喜好,有着很大的关系。

乾隆时期,清朝国力强盛。

乾隆本身,也是一位极富艺术情怀的皇帝。

在瓷器烧制上,对于古器物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

抱月瓶属于传统瓷器的一种,自然受到了乾隆的推崇。

乾隆对于抱月瓶的烧制,其生产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

甚至发展成为,乾隆年间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

其工艺、纹饰也进一步发展起来。

乾隆时期的抱月瓶样式不断创新,变化多异,异彩纷呈。

大清乾隆年间,有一只青花八宝纹扁瓶,我也在博物錧见过。

瓶高454厘米,口径7

5厘米,足径153厘米。

此青花瓷器瓶,扁圆型腹,长方形底座,圈足。

釉质肥厚润泽,青花色泽青翠。

器身上青花纹饰分五层,外口沿回纹,颈部折枝花纹,腹部外回纹一圈。

瓶身绘青花传统吉祥八宝,这八吉祥即轮、螺、伞、幢、花、罐、鱼、肠纹饰。

设色典雅,层次分明,疏密得当,绘画工艺精湛,图案雍容华贵。

底部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

此瓶保存完好,无任何损伤及污迹,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中。

而相较于乾隆时期,雍正时期抱月瓶的数量较少。

且因雍正对于艺术品,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和审美,眼光挑剔。

虽日理万机,却从不吝啬对艺术品的款识、纹样、颜色、做工提出建议。

雍正帝追求尽善尽美。所以雍正时期的艺术品,多为精品珍品。

雍正时期的抱月瓶,与永宣抱月瓶相比之下,雍正抱月瓶器身更似一轮明月。

它两侧云耳,更像是纤细双手拥着这轮宝月,被称「抱月瓶」当之无愧。

而且,雍正抱月瓶「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

结合当朝的创新釉彩,精品迭出。